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596|回复: 1

【狮城论坛】奉行“精英教育”的新加坡中小学 减负计划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2-2016 11:01:45|来自: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的教育也是出了名的“精英教育”,一向严格有度,狮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丝毫不亚于中国。然而,新加坡教育部决定减少一些课程内容,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学生展开深入讨论,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
28-picture-Secondary-Schools-in-Singapore_副本.jpg
  初级学院的部分科目,包括历史和地理今年起采用新教材,减少所需学习的课题,以腾出更多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也是初院10年以来第1次调整课程内容。
  小学的数学和科学近年也采用新教材,更着重于提升学生应用数理概念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成分。
  教育部今年在政府施政方针附录中提到,将减轻对学术成绩的过度偏重,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好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去追求更广的兴趣、保持求知的好奇心并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部受询时说:“初院新的历史H2(主修)科目教材更强调以探索方式(inquiry)了解历史概念,通过因果论、论据、记载等来认识历史事件。例如,学生可通过讨论冷战如何影响日后的国际发展,加深对冷战期的理解。考试评估方式也会更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利用报章报道、历史资料等展开分析。” 
  教育部发言人针对地理科的教材调整指出,新教材的内容安排会有更强的关联性,例如学生在同一个单元认识砍伐森林、城市可持续性等课题。评估方面,则会测试学生如何从不同的资料中做分析,而不仅仅是靠单一的资料。
  发言人针对小学科目教改时也说,小学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旨在让科学更有趣和生动。2014年采用的新科学教材就为学生创造更多应用机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科学概念。
  中学高年级社会科学今年也采用新教材,教材融入新的社会课题,例如“邻避”(Not in my backyard, NIMBY)现象、社会多元性等。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配合课题增添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有孩子念小学和中学的家长梁美环(42岁)认为,改进科目教材并加强它的实用性是必要的,在讲解一些概念时能配合一些活动或生活化例子,有助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u=288683930,1470721066&fm=21&gp=0.jpg
     新加坡小学教育制度
小学头四年一律课程统一,四年后实行分流,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分流为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获得充份发挥。
小一到小四是奠基阶段,宗旨是给学童在英文,母语和数学三方面打好稳固的基础。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平均来说,在四年里有33%的时间用于英文的学习、27%用于学习母语、另20%用来学习数学,其余是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阶段,学童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每一种源流的课程将使学童能配合中学教育的课程,学童在修完小六后参加小六离校考试。
12258359054.jpg

新加坡中学教育制度
学生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一,中学又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种课程。前两种课程学生可在中学第四年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会考。普通班学生成绩好的可在中学第五年参加这项考试。
特别班以第一语文水准教授英文和母语,只收小学离校会考成绩优异者,每年约有百分之五的小学毕业生选读特别班。
小学毕业生有一半以上(占百分之五十六)升入快捷班,百分之三十八升上入普通班。两班学生读的母语只是第二语文水准而已,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普通班的学生参加普通教育文凭“N”水准会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升上中五。
中学课程分为四种:
特别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可以修读高级母语,高级母语和英语两者之一可以为第一语文。快捷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只能修读快捷母语课程,其他课程与特别课程相同,英语为第一语文。普通学术课程:5年制课程,学生在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五年的课程,然后与特殊/快捷课程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普通技术课程:4/5年制课程,学生有2门主课,英语和数学,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有些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很少施行,但仍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
论坛帖子添加吧.JPG



发表于 10-2-2016 21:08:42|来自: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多鼓励动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