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094|回复: 0

【新加坡圈1】易中天《品移民》,在新加坡的你看到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3-2018 14:19:15|来自:浙江杭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圈1】易中天《品移民》,在新加坡的你看到自己的影子吗?


还记当年因为《品三国》红遍九州的易中天老师吗?
那阴阳顿挫,偶尔还有点方言味的独特腔调也成为很多艺人模仿的对象!


TIM截图20180310140557.png


最近,他开始谈移民,而且绝对语出惊人——
“现在所谓移民潮,无非就是两种人: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那么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移民的时候,他们带走了什么呢?就是财富和知识。如果我们一个国家的财富和知识都被带走了而留下的是什么呢……”
让人瞬间感觉后脊梁发寒,财富和知识带走了,试问还有神马呢?


TIM截图20180310140617.png


下面就看看易中天老师是如何品“移民”!
建国以来出现三次移民潮,在这三次潮起潮落,都带走哪些人呢?
第一波移民潮:有海外关系的人
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
建国以来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十年浩劫”结束之后。那个时候想要出国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一来残留的意识形态还在,出国就等于叛变,风险很大,二来那时中国人穷,大部分人连机票都买不起,哪里还敢奢望出国移民?
但就是这样艰难的出国环境,依然阻挡不了当时人们出国的热情,哪怕是有半点海外关系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出去。
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是什么?
是对摆脱长期贫穷的极度渴望。
当国门打开,他们看到与发达国家的悬殊差距,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
当时号召经济上学习日本,很多官员就去日本访问,访问的人回来介绍: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全国平均每两户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服装式样多,农民都穿毛料子。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
那时候,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几十块,而日本人一天就赚几百块,那时候能出国,无疑是摆脱贫困最好的方式。


TIM截图20180310140705.png


第二波移民潮:留学生
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
亲身经历过这一波移民潮的高晓松,回忆那时候学生们出国的热情,还感慨万分。


“那时候你随便走到北京著名的文科大学,跟人家说,你们这的校花是谁,我现在有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可以带着她一起走。那校花绝对可以连招呼都不跟家里打,直接就跟你走。”
可见当时学生们想要出国移民的意愿,就是这么狂热。
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又是什么?
是对海外生活极度美好的想象。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通过电影、书籍的传播,当时的人们对海外的认知不再只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深深吸引着当时的中国年轻人。


TIM截图20180310141009.png


第三波移民潮: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
时间:2010年至今
这一波移民潮从2010年到现在,还一直持续着。
跟前面两波不同的是,这次的人群对于海外已经没有那么多盲目的想象,他们基本上属于每年都要去国外度假、出差的人,他们的财富、知识、见识都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也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两类人——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
那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是什么呢?
现在的人移民的原因更加多元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最大的诉求,我想应该是“安全感”吧。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参加了《最强大脑》的“神童”孙亦廷,从小就有极高的听力天赋,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进入他的耳朵,都可以转化为五线谱上的音符,在《最强大脑》节目上成功挑战了听音界的最强考题——只凭落地声音就可以判断是随机落地的气球坠落高度,让评委孟非直接给出满分。
正因为有这些天赋,让学校的同学觉得他是个异类,每天都欺负他,又是推搡又是拿他的东西乱扔,他父亲多次跟学校反应得不到重视,人家反而觉得他父亲因为儿子出名了小题大做,无奈之下,他父亲只好卖掉学区房,带着他移民澳洲。
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普通老百姓平时能遇上的也就是这些别人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前还有北京某小学的厕所欺凌事件,被欺凌的学生妈妈写下一篇《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文章,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共鸣,得到了刷爆社交圈的转载传播,各大新闻网站也出了专题讨论此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学校方面说,这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恶作剧罢了。还有人说,这个妈妈以前是写剧本的,编故事可是她最擅长的。


TIM截图20180310141029.png


大多数人或许没有卖掉学区房的魄力,更没有编剧的才华,当他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安全感”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在遇到这些小事之后,能够有公正透明的投诉通道,能够有完善的制度来撑腰,而不是只能看谁嗓门更大、手段更高明。生活已经很累了,没人想活得这么复杂。
孩子的事情只是这些人群缺乏“安全感”很小的一个元素,但如果连孩子都保护不了,家庭和财富的安全感又怎么能满足呢?中产们又怎能不“焦虑”呢?
这正是第三波移民潮人群的最大诉求。


TIM图片20180208105326.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