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378|回复: 0

【狮城论坛2】 李光耀的公共政策制定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2-2016 16:59:05|来自:浙江杭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以高效且严厉的公共政策体系著称于世,这些政策往往毁誉参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2015年03月23日)是其中多数的奠基者。汤姆•普雷特(Thomas Gordon Plate)所著的《李光耀对话录:新加坡建国之路》(Conversations with Lee Kuan Yew)反映了李光耀性格和执政方式与新加坡经济奇迹之间的联系。

本文节选自该书第二部分第十章《繁忙时间(新加坡模式)》(现代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这一章节以对新加坡治理交通拥堵的讨论为例,展现了李光耀对公共政策高度结果导向和实用主义的态度。通过探析李光耀如何看待公共政策,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狮城崛起背后的治理思路。

李光耀很清楚公共政策的意思。它使用经典的功利主义感知为之做定义:为最多的人争取最好福利。他是以成绩作为导向,而不是执行的过程。(他)注重政策所带来的结果。

他对于集中国家财富的观点是:它能破坏或加强政治稳定。我问他增加财富是否一定是件好事。

“财富聚集得越多,对国家就越好。增加财富和利润可以解决很多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对全球性日趋严重的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又有什么看法?新加坡也受这方面的影响。

“如果不平等的情况太严重,会引起低层社会群体的不满。”人们对严重的贫富悬殊感到惧怕,不是因为它被视为道德上的错误,而是它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后果。他继续:“所以,新加坡政府缩小因全球化所导致贫富差距不断被扩大的问题(高增值的工作因供应少而使薪酬不断提高),而低层、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作的薪金因受到数百万个来自中国、印度、东欧及俄罗斯等国家工人的竞争而维持在低水平。

一个看法很有趣:收入不平等并没有错,因为所有人都应该拥有享受平等的生活水平的权利。这完全不是李光耀的观点。不平等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衍生不满,并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局面。这是收入差距而不是不平等所带来的后果,因而促使人们采取修正措施。可以肯定的是,拥有法拉利跑车的人和勉强维持生活的人一样能够从政治稳定中获得好处。一个好的政府不但要减少不平等的问题,同时也必须确保经济增长不受影响。

这是十足的实用主义。

所以,你必须强烈地抵御那些有碍经济快速增长的程序和学说。良好的治理是进步的拍档。他相信最理想的公共政策通常是可知和可达致的,但是发现什么才是最佳前进方式的最佳方法,通常是通过货比三家(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或者实验性计划来鉴定他是否奏效。

……

我告诉李光耀:“对我而言,一个经常让我吃惊的经典例子,是所谓的繁忙时间收费制。你如何应对繁忙时间——若你在赶着到某个地方时,在路上遇到交通拥挤的情况是最糟糕的!不过你实行繁忙时间收费制来解决问题。唔,为什么我们不在洛杉矶实行?因为你无法进行,你无法加以实施。”


“人们会抗议。”“但是除非获得实施,否则他们无法知道那是对他们有利且行得通的。”

李光耀清了清喉咙。有点儿奇怪,因为他不吸烟,而据我所知他也不是酒客。至少今天的新加坡没有污染的问题。这里空气清新得很。现在他咳嗽,一阵阵的咳嗽声。我望了望两个助理,但是他们见惯了,没当做一回事。我几乎要准备去呼叫救护车,真的。李光耀咳得超厉害。


201408250456544f7b9_550.jpg


他最终停止咳嗽,看着我,咧嘴笑:新加坡人不仅需要在繁忙时间缴付过路费,他们还得缴昂贵的拥车证以拥有一辆车。

我知道新加坡人一旦有能力拥车,他们将永远不会放弃拥车。所以,在失控之前,我说你必须先拥有一张拥车证(注意:很昂贵的),而车量的增加必须按照公路的负荷量。这是第一项措施。你必须投标。如果你发出过多的拥车证,马路就会拥挤。然后年轻一代接棒后说,唔,为什么不能容许更多车辆,按照他们使用率缴付过路费,并不只是买拥车证而已。我告诉他们,好的,好的,拥车,更多的车。但是一旦你有了车,就不会再放弃它。

我提醒他我来自洛杉矶,那里的人说:“我不搭巴士。”

但在这里,李光耀承认,他希望抑制让年轻一代的精英领袖拥有私家车和家庭用车的欲望。但是一个人——即使具备李光耀般的巨大自负、决心和毅力¬——一生终究只能做那么多。他知道,车辆的数目过多会破坏乌托邦。一个真正的城市乌托邦所应该拥有的是令人惊讶、纵横交错的公共运输网络。

我是从心理学角度,以政策性思考交通问题。他们是以扩大马路空间为出发点。好的,那你就会面对更多驾驶者。我宁愿马路上的车辆少一些,让大家去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但是年轻一代认为他们的方法才对,是他们(即不再是李光耀)在执行,所以允许更多车辆。

“但是至少你实施了繁忙时间收费制。”

“喔,是的,当然。”

汤姆•普雷特是一名美国记者、专栏作家,曾任《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言论版主编,现为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教授。普雷特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硕士学位。1997年到2009年间,普雷特三次专访李光耀。《李光耀对话录:新加坡建国之路》内容主要来自作者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新加坡总统府(Istana)与李光耀的对话。

本文来自互联网


狮城论坛logo.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