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3024|回复: 24

[原创] 十年--移民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5-2017 23:21:20|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illiam_gao 于 8-5-2017 23:32 编辑

早晨上班前,独自去移民局领取护照,再过9天就是落地新加坡10周年。10年前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来坡!

大学时候妄想未来,期待可以鹏程万里,最向往的便是环游世界!对于国外,所知的一切是对电视电影的耳儒目染,亲朋好友间的道听途说。大学毕业,本以为会一帆风顺,如高考前老师所鼓励的,有了文凭便可大展拳脚。然而当初求职时的连连碰壁,让我不得不怀疑四年校园时光的价值。经过一阵辛苦恣睢,终于获得一份并不引以为傲的工作:房产中介。那时梦想可以辛苦奋斗在那个领域有自己的事业。刚入职时的小幸运让我在公司名噪一时,雄心万丈,可惜后来因为在菜市场发房产传单时被城管追打关小黑屋,又遭遇一些“有关部门”的敲诈勒索,让我觉得即便再努力,也改变不了那时的现状。我一向对政治无感,即便曾经在学生社团工作不少时间,大学毕业竟然连团员都不是,政治觉悟之低可见一斑。得知真相的系辅导老师也对此唏嘘不已!经历种种,我便萌生去意。那时候,想出国,最好的办法便是留学。我便不加思考的考了雅思。对于一个大学英语四级考了4次才通过的我,没有什么捷径。抄了一本字典的例句,上了7天的辅导班,第一次考雅,6.5分。为了看看适合的学校,了解新加坡的风土人情,我买了张双程机票,第一次来到新加坡,2007年!

初来咋到,惊叹于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城市,晦涩难懂的方言。头一个星期看了几间心仪的学校。不是学霸,我也没想去申请奖学金,看到学费的数字,是笔不小的负担,还要考虑高额的生活成本,也不想让父母苦心孤诣。于是便想回国继续追梦。

趁着返程机票日期未到之前试试可不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积累一些海外经验。经过一番努力,上帝打开了扇窗。一个半月的时间找到了新加坡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房地产咨询公司做楼盘销售。其实这并不是我真的喜欢的工作,为了生存,为了希望。如果说在国内做房产中介风吹日晒,那么新加坡便是永远的烈日炎炎。赤道边没有春秋冬。那时,不懂文化,各个种族的禁忌推崇让我谨小慎微。不熟语言,曾经练就的发言此时也无用武之地,一切从新开始。

我依然记得,那时我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只有1800新币。我找了几家出价很便宜的租房以便节约房租。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被称为公寓女佣房的小房间。说是小房间,宽度就是一个双人床宽度,长度在放进一个单人床以后只能勉强放进一个单人桌没有空调,如果要空调需要在原房租300新币的基础上加钱。为了省钱我先住下了。可是住进去前几日就出现问题,房间里又很多虫子,而且因为空间实在狭小,而且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如夏,夜里几乎不能入眠,第二天还要强忍去工作不能打瞌睡。我知道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另外又找了一家距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边境的租房,这家350新币每个月,属于政府组屋里的房子,条件宽敞很多,虽然上班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但是至少夜里可以睡个好觉,早起随我而言并非难事。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想着要不要买车,因为大部分新加坡的地产销售都有代步工具,可是了解到拥车证的价格,那时的我只能望而却步。

好在开工第一个月就完成了首笔业务。每天打两百个电话,用极不正统的英文蹂躏各族人们的神经,为了换取一个未知的希望。我依稀记得那时候面对傲慢冷眼时的落寞,体会礼貌热情时的感激。在新加坡做房产销售和中国着截然不同。交易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法律法规,地域种族。不得不说的是,新加坡的房地产政策相当严格,这样才保证了房屋价格没被炒高,即便是普通大学毕业生工作两三年,不用父母资助,省吃俭用,只要结婚,也能至少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这里的住宅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政府出面作为开发商组织建设的政府组屋HDB,另一类就是私宅公寓。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私宅一般伴随泳池,健身房等设施,而且地契分99年, 999年还有永久,而政府组屋只有99年而且没有封闭式小区。不过,新加坡的治安环境非常好,而且即便是组屋,政府规划的时候也是使用了卫星城镇的理念,每一个组屋区都有商场,超市,学校,游泳池,运动场地。所以新加坡80%以上的人群是居住组屋区,并且并没有太大的购房压力。一套室内面积100平米的三房组屋价格大概是40万新币(200万人民币),距离市中心乘坐地铁40分钟,开车半个小时。购买要求是必须本国公民,结婚后,或者单身35岁以后。已婚永久居民在拿到绿卡后三年才有购买权。为了种族和谐,每一个地区的住宅都有一定比例族群分配,所以会出现有些组屋偏向于少数名族,因为华人或者其他族群人数过多。

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不到一年,上司因为个人原因离职,而新来的老板便清理旧部,我也另谋出路。然而一切对于一个外国人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一个身处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人群。起初,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有家印度公司给过我一份工作,办理移民,那时候对国籍,对族群没有任何概念。有工作,能生存便不想很多。签了合同,结果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起先获得印度公司的offer的确让我欣喜若狂,好似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而且那个印度老板还承诺可以帮我申请到Employment Pass, 这无疑是雪中送碳。因为我开始的时候拿的是S Pass。众所周知,S Pass申请PR(永久居民)的含金量远不如EP。而且这份工作就是移民咨询,因为我在之前公司的时候有做过房产投资移民,所以当那个印度老板对我的经验认可的时候,我的确以为他是真心诚意想要雇佣我,甚至雇佣意向书也签了,同时我见了公司的其他同事。原本我以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那时候,新的工作准证申请已经递交,我获得了两个星期的social visit pass(现在的政策是1个月)。一般的程序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我便离开之前的公司稍作休整等待新的准证。可是在我等到第二个星期三的时候online的结果依然是Pending,我有点慌张了,因为过了这个星期我还没有新的工作准证并且还留在新加坡的话就会变成非法移民,那样个人记录上就会有不良历史,到时候对PR或者是citizenship的申请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打电话到人力部咨询,未果。到了星期四下午我再检查人力部网站的时候竟然发现我的准证申请被取消了。我打电话给那个印度老板,没有任何回音。打电话给那家公司办理准证的职员询问究竟,得到的回复是他们公司刚刚被一家新的公司收购,不打算雇佣我了。我便责问,既然这样问什么不通知我,这样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对方一副不耐烦的草草应付,我知道即便跟他纠缠也解决不了问题。那时已经是星期四的下午,各个部门已经下班。星期五一早,人力部还没开门,我便赶到门口等待,等到了时间,我立刻冲到柜台跟工作人员介绍的我遭遇。工作人员态度倒还是挺好,不过他们只是回复这个他们也没有办法,要不要申请在于雇主,我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可是再过两天我就要变成非法移民,哪儿有时间和那个无耻公司再去扯淡。于是就问有什么办法延期签证,人力部便让我去找移民局。听完我立刻打车赶到移民局,已经是早上11点多。那时候直接去的visitor service center,见到签证官,跟他说明情况。签证官的口气很强硬:工作签证取消后的social visit pass不得延期。我听了心凉了半截,可是我真的不愿意就这样灰头土脸,不明不白的回去。然后就对他说:这件事情不是我想变成这样,但是事已至此,我真的不想变成非法移民,不想留下不良记录,毕竟就算以后不在新加坡工作,我还希望能来旅行,如果有不良记录势必会对我入境带来影响。不知道是因为我纠缠太久,还是被我的真诚打动,他换了个口吻跟我说:你如果真的不是想逾期不归,现在去买一张下个星期的机票,我帮你签到机票离开的那天。我二话不说,立刻打车来到牛车水。2007年网络订票还没有那么发达,或者说那时候我还比较土鳖,不知道怎么用。我脑海里即刻的想法就是去牛车水的旅行社买。 一路上,我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就这样放弃新加坡的可能回去了?一个想法在心里闪过。到了牛车水的旅行社,我问了几家,因为时间太近,机票都很贵,我对比了一下买了下个星期三到上海的机票,一来价格可以接受,二来我担心买的机票日期太晚签证官不给签那么久。在回移民局的路上,我翻开手机里的通话记录。之前有其它公司打电话给我提出面试意向,但是因为当时以为印度公司的工作是确定了的,就拒绝了别人,好在我在通话记录里面都标注了职位和公司名字。那时候苹果还没有流行起来,我用的还是三星的一款只有半个手掌大小的直板,不过功能已经足够。买了机票,已经是下午两点,虽然牛车水美食众多,但是我饭还没有顾得上吃,立刻冲到移民局,因为移民局服务时间大概是到4点半。不到20分钟到了移民局,立刻冲到之前那个移民官那里。他先是一愣,可能没想到我真的会去买机票,不过待他缓过神来,我呈上刚买的机票,话也没多说就给我盖了新的印章,这样我可以合法居留到下个星期三。 回到家中,我拿出手机给之前的几家公司打电话,大多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有一家猎头公司的职位依然空缺,我跟那位经理Gina解释了我近期的经历,问她是否还有兴趣面试我。她说ok,让我下个星期三去他们公司,我跟她说不可以,因为我下个星期三回中国,如果愿意给我机会那就星期一。于是她想了一下,把面试时间定在了下个星期一的早上。 那个周末,我足不出户,完全待在家里准备面试。因为从来都没有涉足过猎头这个行业,除了知道是招聘,其它一无所知。于是,我去查阅各种资料新闻,了解职位的职能,要求,我过去的经历可以引用的地方,还有公司的背景,发展,不同部门,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趋势,人员配置已经各类相关信息。 周一到了,我来到公司,那时的办公室位于Odeon Tower就在Cityhall旁边。填完表格,我直接见到了面试官,也是这个职位的直属上司。一阵寒暄,切入正题。传统程序的自我介绍,对职位的认识,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胜任,如何开展工作等等。因为准备充分,我对答如流。整个过程大概两个小时。快中午12点的时候,她问我下午有没有空,我没有犹豫的说有时间。她给了我一个地址,让我去见公司的Director,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我确认以后便离开。中午也没有敢大吃大喝,生怕下午会犯困或者口腔有异味。下午2点半,到了公司总部,第二轮的面试官问的问题基本和早上一样,又过了两个小时。不过最后,她问了一个导向性的问题:如果我接到其它公司的offer会不会放弃他们的。因为他们给我的offer并不高和第一家公司的薪水一样。我义正言辞地说绝对不会,我一旦签了字,做了决定就是承诺,不会改变。于是她让我在会议室等一下。不一会儿另一个中年大妈带着一堆文件进来,就是雇佣合同,因为工作性质,还有很多保密协议。那天我不知填了多少表格,签了多少字,总算把各类文件准备好。最后被告知,一旦工作准证批复了会把IPA(In Principal Approval)寄到家里。 我没有再去找其他工作,稍作调整便打包行李准备回国了!

回国不到一个星期便从网上查阅到新的S Pass已经被Approve了。我也顺便在国内玩了一圈。去了张家港看了大学时代的朋友,那时候他也在创业,历尽艰辛,现在已经身家不菲。国内从事地产行业的朋友也已经开始发迹。我的大学本科是在苏州读的。刚进大学的时候,学校位于苏州新区,周围的房价也就1000多人民币一平米,等到我第一次从新加坡回国的时候已经接近10000人民币一平米;现在更是20000以上一平米。如果单从财富的角度上来看,留在国内想尽一切买房是最好的投资。我大学时代主修的就是房地产经营管理。那时的系主任是清末著名商人盛宣怀的后代。也许是延续了商贾之家的敏锐视觉,在大学时代他就直接告诉我们,苏州的房价肯定会一直涨到八千甚至一万以上,要投资立刻买。可是那时候,有多少人敢相信这样的预言,而那一批对房产投资情有独钟的同学,现在早已家财万贯。当然,除了眼界,还要有资金和胆识。而于我而言,所期望的依然是能够说走就走的旅行,依然是绿树成荫的环境,努力奋斗却也随遇而安的人生际遇。路过苏州的时候,和另一个大学同学吃饭,在苏州新区何山路的一家小酒馆。我没有通知所有的好友,也许因为落寞,也许因为年轻,而那次虽是所有聚会中人数最少,就我和他,喝酒不多,一人一瓶啤酒,却是给我印象最深,回味最久的一次。那天我们没有情感宣泄,没有自惭形秽,只是吐露一些大学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创业艰辛。心中有不少共鸣,觥筹交错,寥寥几句,相视一笑,互道珍重,便各奔前程。就如张国荣哥哥在拍完霸王别姬和剧组人员聚餐喝酒的时候所说的那样,未来也许会再见但此时的感觉不会再有,这种感觉并非意气风发,只是简单的好友惜别,在遇见很多事情以后。

再入狮城,依旧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却不再一无所知。因为对一些文化以及商业程序的了解,入职新的工作后,我便开始了自主学习模式。新公司是一家不大不小的人力外包公司,所谓人力外包就是客户需要一些雇员,可是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因素又不想把他们放在自己公司的payroll下面,于是便把一些雇员的payroll放在人力经纪公司那里,但这些雇员是替客户公司,不过从人力经纪公司领取薪水。正式意义上来说,其实这些雇员属于人力经纪公司的雇员,但是实际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地点是由客户决定。这样的模式广泛运用于很多跨国公司的一些合同职位,因为公司不想耗费自己的人力预算,而这些人的损耗可以纳入其它账面部分。这家公司有一个猎头部门,但是因为之前的经理管理方式相对温和,却导致了一批闲散人员在部门没有作为。新的经理为了改变现状,于是引入新的人员。那个人就是我。部门里面除了经理,还有9个职员,其中7个是做长期职位的,2个是做人力外包合同职位的。她们都是有一定经验的猎头,我个那7个女人是一组,负责长期职位,可是他们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那是我就感觉到他们工作似乎并不专心,每天上班一来不准时,二来并不在意自己创造多少价值,平时上班更多的是讨论买什么东西,中午吃什么,经常打电话去各个餐厅问他们又什么新菜式,当天准备了什么汤。说实话,刚开始,我确实有所担心,特别是我发现他们大部分人不愿意跟我说话,也许是因为我是新人,也许是因为是公司唯一的中国人。经理为我指定了一个师傅,可是似乎她并不愿意跟我多说什么,除了入司前一两天给我介绍了一下工作程序以后很少跟我说话。我试着跟她们交流甚至约她们一起吃午饭也是时时碰壁。那时我便明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成绩,这样才能在老板面前有话语权。好在这也是老板对我的期望。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8-5-2017 23:39:58|来自:亚太地区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写的很好哦,期待下文[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11:59:49|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能耐心的写心里历程是一种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12:35:42|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努力,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13:57:3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工作前,我以为猎头只是普通的面试面试,介绍一下人才,真的开工以后才明白,一切并非易事。首先这是一份以销售为主的工作,客户和人才都需要自己找。公司提供的只是一部电话,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办公场所。因为当时的公司是SME(中小型企业),外加家族式管理,而且真正的老板在美国,而新加坡的“揸fit人”是老板的妹妹。她的理念似乎是节流而非开源。所以相比我现在公司所拥有的丰富资源,那时公司可利用来获取客户和人才的渠道非常有限,总的来说只有一个jobstreet上发广告的账户和人才数据库而且还限制使用。最后为了节约开支连数据库都停用了。而我现在的公司拥有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媒体网络人才资源的访问权包括,jobstreet,jobsdb,monster,linkedin,jobs central,以及efinance等等。即便如此,当时为了仅有的机会也要自谋生路。首先,需要积累客户,而当时的team好的公司,比如那些有名气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早已被其它同事瓜分,我只有另辟蹊径。先从客户入手,寻找那些需要猎头服务的公司。我先去各大招聘门户网站搜索那些在发广告寻人的公司,然后进行背景调查,看哪些有潜力,基本上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有一定的财政收益记录。很多信息是可以从网上搜索得到比如公司的主页,他们的年度报告等等。按时仅仅依靠网络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公司还是会依赖传统媒体,比如报纸。那时候,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是$0.8新币一份,各大公司对报纸的classified里面的Recruit版面情有独钟,一来是为了招聘,同时也是夸大公司知名度。而广告投放最多的时间是在每个星期六。一般情况下,客户公司投放广告后的一两个礼拜内,HR会先观察广告效应,市场反应。如果回应他们广告的人才很少,那么他们有很大的机率会考虑猎头,因为时间关系,同时,投放广告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一个报纸四分之一面的板块动辄都要上万新币。正因如此,我一般都会在当月月初去公立图书馆去查阅前一个月所有星期六的报纸,那儿查阅是免费的,而且环境很好。因为住在Woodlands区,我常去的就是Woodlands Civic Center那边的区域图书馆,即便后来我搬去的Jurong West,还是坚持这个习惯。每次查阅的时候,我都会用当时的手机把广告一块一块拍下来,然后回家上传到电脑并且和网络门户网站上搜集来的有招聘需求的公司进行整合列表,然后逐个进行研究,包括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产品,公司历史,往年财务盈亏,现有雇佣人员,公司主要人物,业内竞争对手,最新发展的新闻,有无新的竞标项目。然后再去找新加坡黄页搜索公司电话,一系列信息积累好以后,等回到公司,我便开始逐个打电话询问。当然,打电话之前,先要准备好草稿,毕竟我是新人,并且英语也并不是母语。就好像外地人在上海一样,一开口,对方心里就给你贴上了外地人的标签。不过那时,为了目标,不论面对冷嘲热讽还是闲言碎语,我一直坚信那是人生阅历,必要的积累。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不经历痛苦的幸福是卑微的。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我已经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还有一些稳定的订单。其中几个客户还是比较知名的地产企业。积累客户的同时,我也积极寻找客户,一方面运用公司仅有的资源在线登发广告,而且在拿到订单之前就要行动,等订单确认再发广告就已经太迟了,其它猎头公司也会收到类似订单,早一些行动可以占得先机。当时公司的管理层并不认可我的做法,我花了很大功夫说服公司同意我的做法,因为毕竟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损耗,并且投资回报风险也很高。我们只有在成功帮客户公司找到人才开始工作以后才能收钱,在那儿之前一切投资都有可能化作泡影,或者说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投资没有收益,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数字和机率的游戏。同时,我也积极寻找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那时候,linkedin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被微软收购,为了积累用户,很多的功能是免费的,我立刻注册并且大力拓展人际圈,并且大有收获,它不但能帮助寻找人才,还能了解公司的主要人物,HR部门的相关信息。此外,很多的专业领域的Community也可以使用。随着Facebook的兴起,社交媒体也成了我搜集资源的工具,依靠这些,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我得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付出总有回报,三个月之内,我就已经是公司销售冠军,而且极富戏剧性的是我成功完成的第一笔大单所推荐的人才就是我之前公司给我在新加坡第一份工作的经理。当然,这笔交易对她是有利的,我帮她争取到了超过$1500的薪水涨幅。正如我之前说的,有了成绩以后便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下一步,我就在考虑如何把杂草丛生的部门清理成适合我发展的职业平台。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14:51:16|来自:亚太地区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一个很有目标的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21:57:17|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确实厉害,现在还在做猎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22:33:5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mo 发表于 9-5-2017 21:57
楼主确实厉害,现在还在做猎头吗?

还在做猎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5-2017 13:01:1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码字不易!顶一个
楼主的人生经历就像过山车啊!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5-2017 21:02:3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的经历,也是承受力考验下成功的一个例子。我觉得即便现在拿不到SC,将来也会注定成功,毕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