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326|回复: 10

[狮城水库] 『九九重阳,亲情感恩』——写下你对亲人的祝福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0-2009 12:55: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虚幻飘渺 于 26-10-2009 13:28 编辑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是今年的重阳节。祝福所有网友及家人重阳节快乐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发表于 26-10-2009 12:56: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2009年)重阳节在公历的10月2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3:16: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3:20:5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国内的父母永远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3:28:3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努力赚钱,让家里日子更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5:37:0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家人健康长寿 出入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5:51:0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同祝福~~

所以今天是香港公众假期,8上班陪家人,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7:12: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和尚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7:41:1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没说是那一个家~
taylorMaking 发表于 26-10-2009 17:24

难道是指小家?就光顾着媳妇儿把爹娘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9 17:46:0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努力赚钱,让家里日子更好一点……
tfsg 发表于 26-10-2009 13:28


我会让家里努力寄钱,让我日子更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