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Fiona2004

[房产] 2030年 我国人口达650万至690万之间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2013 15:12:4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29-1-2013 15:08
今天的WP是不行,但请别小看他们,2011年以后,很多PAP眼中的“精英”就加入了WP。随着地盘的扩张,再过 ...

希望到时WP会来yishu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5:20: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shichengati 发表于 29-1-2013 15:04
感激涕零,多谢这时候想起我。我就偷偷利用工作时间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新加坡绝对能够支持700万 ...

每次都很赞同ati的观点,很有前瞻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5:25: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必须要增加人口,经济规模才能更上一个台阶,经济规模足够大,才有规模效应,才能抵御外围的影响.我对总理的增加人口政策非常支持,也很佩服他这点的胆量.
新加坡土地完全可以支撑7百万人口,不说郊区的闲置土地了,就拿市区来说,大片大片的都是两层楼的有地住宅.
政府的失败在于没有做好配套措施跟上人口的增加.如果从公司角度来说,可以理解,公司都是以盈利为基础的,利润最大化肯定是等人来了才建,如果先建好了,人还没来,那是要亏几年了,特别是万一有什么不测比如经济危机,人没有预测来的那么多,那建好的东西不就是养蚊子了,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等人来齐了再建吧,稳赚不亏,毫无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5:30: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不像中国那么有财力,新加坡每样钱都要算的很精准,不亏是底线,要像国内那样人还没来齐就开始大规模基建,我看他们不可能这么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5:33:5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的经济模式是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新加坡7百万人口,完全可以逐步建立健康的经济模式,这样才能足以抵御外界的影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5:5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人口再增长,生活素质肯定要下降的。即使地铁多了,房子建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就这么小的面积,生态承受能力是达不到的。新加坡的房子都要建到林厝港的空军基地那边了。飞机跑道下面的房子都已经建到极限了。任何一个城市不能都是高层建筑,要考虑地质、交通。。。。,新加坡已经没有什么大块的土地可以开发了。任何一个生活素质良好的城市,都是要有适当的人口比例。国际大都市纽约,东京,上海北京,巴黎。。。都是有周围的卫星城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6:01: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为人口课题是个假命题,引进了移民,移民本身没有老龄化问题么?移民的出生率就高了?达到了600万以后就没有老龄化问题了?顶多就是推迟了老龄化的到来时间。世界各国都存在老龄化问题,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将来更严重的老龄化。如果不可避免那就接受,不要想着一个小国还能逆潮流而动。中国和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已经在迎头赶上,依靠移民的忠诚度来解决新加坡的老龄化根本不靠谱。移民是个动态群体,是流动的。如果新加坡的生活素质下降,很多人都会走的。比如中国移民,自己也有父母要养的,中国再进步一些,回流会更大。目前在新加坡,来自中国一线城市的移民已经非常少了,未来2线城市的人也会走的。97年新加坡引进了大量的香港移民,落地就给pr,现在已经没什么香港人在这里了,走了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6:11:1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6:11:4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树 发表于 29-1-2013 16:01
我一直以为人口课题是个假命题,引进了移民,移民本身没有老龄化问题么?移民的出生率就高了?达到了600万 ...

你不知道国内现在但凡稍有经济基础的父母都想着把子女送出国?

点评

去陪读版块看看,现在AEIS考试那么难考,还在赌,赌着把孩子送过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9-1-2013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3 16:12:3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