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148|回复: 12

[银行] (转贴)最近非常热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AIIB)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4-2015 13:51:3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网友们有没有时间看这样的长文。
我觉得,是一篇好文章。


留园 hehenoob 原创,欢迎评论,不喜勿喷。

谈谈最近非常热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AIIB)


最近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AIIB)的消息非常密集,起标题基本上上都是某美帝铁杆盟友倒戈反水在AIIB这个盘口上加入中国阵营。作为中国人,这样新闻看起来那当然是荡气回肠,我国这次不但是不当最大输家了,反而将了一直以来作为最大赢家的美帝一军。但是问题也来了,这个AIIB到底代表了什么?AIIB与中国国际关系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AIIB让中国赢了美国一仗?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将在文白文章尽可能分析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自然是AIIB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很明显,名字上已经说了,它是个银行。银行这个名词对金融外行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进行货币经营和集资信贷的机构。对一般人来说,银行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前者,包括存款、电汇、理财、小额贷款等。银行的后一个职能集资,很多人可能很难接触到。它主要是将从前者筹集到的资金汇集成一个整体,把一条条小溪汇成一条大河,然后就能把这一大笔资金投向需要的地方。这一笔资金往往数额非常庞大,一般来说个人不可能需要如此天文数字般资金。这一功用主要是用在金融界、者满足大中型企业或者政府工程的资金需求等等。比如修地铁,今天在一线城市修一条地铁需要超过一百亿人民币,即便是地方政府想要凑齐哪怕是开工时期的投入也是力所不及的,这就需要银行通过集资手段来填补地方政府在资金问题上的空缺。我们也能看到银行的这一职能,所操作的资金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巨量资金。


中国的银行往往把集中到的资本的投资方向作为银行名字的前缀,比如农业银行,就是以面向三农、城乡联动为目标服务的,再比如工商银行,就是为企业和金融发展服务的。所以一般来说银行的前缀名就代表了它集资的职能。从这一点来看,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的职能就可以顾名思义了,它集资的目的是为了对亚洲(确切的说是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泰国想修一条高铁,但是手里钱不够米也暂时收不上来,这时他们就可以通过AIIB来填补一部分的资金空缺,确保高铁的建立。


我个人第一次听说AIIB是通过一个印尼朋友,在习总2013年冬在印尼的一次访问演讲中得知的这个信息。当时这一信息是混杂在很多很多中国印尼和中国东南亚的其他合作中构想的,这应该是AIIB的构想第一次曝光在聚光灯下。当时我也注意到这一信息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非常重要,首先那次演讲中这关于建立基建集资银行的篇幅很长,其二是当时包括法定资本,中国方面的投入等细节已经敲定了。这本身就说明尽管确定AIIB成员国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是在2014年冬签署的,但是关于建立AIIB的相关谈判早在2013年就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习总应该是在当时就已经与包括印尼总统在内的所有东南亚成员国领导确定了建立该银行的计划,并规划了相关任务。(可以想象,习总本身就是带着组织AIIB的这个任务去印尼的,在东南亚的问题,只要中国和印尼点头基本上事情就算解决一半了。)

接下来我要讲讲AIIB对东南亚成员国的意义。按照我国一直以来对外宣传的说法,AIIB是典型的双赢政策,你们需要基建但缺钱,我们有钱但缺少投资方向,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借钱内你们搞基建简直是没天理啊。到时候你们把基建搞成了就能享受基建成果,我们也能借此机会赚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宣传确实是大实话,但并没有把话说完,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宣传里没有,这个我以后再分析。


先说实话部分,东南亚国家确实有基建的需求,然而他们满足这一需求的最大问题也确实就是资金。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我们自己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困苦,和90年代招商引资时的窘境就知道了。当时我们也是在今天东南亚国家同样的环境中,想发展但是没有第一桶金。无论是盖工厂还是修路都需要钱,特别是很多东西要跟国际接轨,用外国人的标准建立,就需要外国人的知识和资源。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可以随意调配国内资源,但是外国人可不管你的那些计划不服从党的调配,他们只认美金之类的国际硬通货。想要获取外国知识,招募外国技术人员,达到国际标准,就得有美金。客观上缺美金确实是当时我国巨大的问题,但是改革开放大发展势在必行,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我国政府就开始动用他们能想到的所有招数筹钱,吸引国际资本来中投资,这就是九十年代的招商引资政策。

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一批富有冒险精神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老外来中国试水,还有爱国华侨们拿着箱子底下养老的钱来国内投资。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之下他们的投资大都得到了丰硕的回报,这一反馈导致了更多国际友人带着美金来华。然后慢慢的,国内的基建和对外工业在这一过程中茁壮成长,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吸收国际资本的大怪兽,为中国创造了一笔强大的机动资产。


当然上面的内容都是中央宣传的那套说辞,原则上没有假话,但是这其中少了一部分,就是招商引资带来的副作用。如果有八零后九零后的读者,可能会对90年代国人特别是官员,对外国人和海外华侨那种卑微的姿态有一种特别不爽的印象。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流传丢了东西只要装做自己是日本或者韩国人就能得到公安重视之类的段子。是的,就是招商引资的副作用之一,因为谁有钱谁是爷,而有钱满足国内基建工业发展的不是中国国民,而是这些老外和华侨。显而易见,国民们在大唱招商引资的官员眼中,重要性要远低于怀揣美金的国际友人。


上面那个副作用其实无伤大雅,但是有的副作用就真的非常危险了。要拉高招商引资的成效就必须降低招商引资的标准,这可能会导致不良资产流入,资金管理混乱。还有为了满足能带来资金的商人的需求,那么官员就必须成天跟商人呆在一起,按照商人的方式办事,如此一来腐败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官员为了招到一笔大型资金而松动条令规范,在那的时代不仅不是犯法,而是受大家称赞的举动。在今天看来这就是板上钉钉的腐败,这段时间进去的很多也就是犯在这种问题上。)鉴于这个问题比较政治敏感,所以相关的讨论就此打住。


回到AIIB,我想现在大家就能很清楚的看到AIIB对东南亚国家意味着什么。不错,AIIB的存在能从很大程度上帮助东南亚国家迈过当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所遇到的资金紧张的问题,这样东南亚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能避开我们之前遇到的很多困难。这样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不用自己死皮赖脸出去借钱,还有专门的机构帮他们借钱,这对参与国来说,无论是于国还是于民都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出去借钱未必借的到,我们当年的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经历的外界质疑我们小民是很难体会到的。特别是苏联刚崩溃那段时间,全世界主流都认为下一个就是中国,在这段时间内敢拿着美金来中国的,那是要有超人的意志力才能顶住风险和压力,所以当时招商引资的难度可想而知。今天东南亚国家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的历史深度无法建立起可以大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集资信用。然而AIIB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中国站出来为东南亚国家做了担保人。只要中国相信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潜力,那么欧美国家很可能更倾向于相信中国的判断,一来基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对东南亚的了解,二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更是说明了中国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比欧美经济专家的判断更准。这也是最近出现的美国传统盟友多米诺骨牌般反水倒向中国的原因之一。


在成员国内部之间,AIIB也相当于执行跨国的资源整合。这里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成员国A国可以更容易的从成员国B国得到基建资金。这里B国不一定是中国,这里的意思就是,假如泰国有建立高铁的迫切需要,但是暂时钱又不够,那么他可以找印尼马来越南借钱修。如此以来,就是整个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帮泰国修的这一条铁路。反过来,如果接下来越南要建水电站又缺钱了,泰国这时候铁路已经回本并赚了一点小钱,那么泰国又可以用这笔钱帮越南的工程补一些缺口。通过AIIB这个国际资金交流动平台,各国的闲钱就可以汇集成一个更大的力量,活动上也可以更加机动。


资源整合的第二个意思就是AIIB同样可以作为跨国资金规划的平台。这就能通过共同规划投资方向,来加强国家之间的产业互补,减少出现国家间产业冲突的可能。哪些国家产矿石石油等天然资源,产出以后运到哪些国家进行工业加工,最后再往哪些国家卖。这种要经过数个国家的复杂商业行动,在AIIB的框架下就可以很好地进行统筹规划。(我对这方面不是特别清楚,只是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


最后AIIB对东南亚国家的国民来说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好处,就是资金走向可以得到有效监控。其实这个问题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也是为什么从红十字会到世界银行等高大上机构对亚非拉发展建设特别力不从心的一个原因。没有有效的监管和对资金走向的控制,那么在腐败横行的亚非拉地区这些资金往往最后都流入了私人的腰包里。(注意这些地区的腐败跟中国官员的腐败不一样。中国官员腐败更大的原因是为了政绩,所以经常犯我前面说的为了引资松动法规之类的行为。然而这些地区的官员那真是把国家的钱当自己的钱。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官员虽然腐败但也是搞发展的能吏,但是第三世界国家是官员越腐国家越败。)

AIIB对其经手资金有明确的目的,即搞基础设施建设。基建这个东西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把钱投进去以后成果到时候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向红十字会世界银行那样把大头放在给饥民弄粮食上,这个确实是非常难监督,因为饥民的定义着实有些抽象。AIIB能把资金直接投放到具体工程上,这就避免了高大上的国际组织们无法点对点投送,在无奈之下只能把钱交到当地官员手里,然后很自然地这笔钱在当地官员手里蒸发一部分。同时AIIB的资金也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监控,相信中国人不希望对泰国的投资最后落到某些官员手里。AIIB经手的工程由中国人调拨资金,中国人参与操作,那么很自然地中国人就会派人监督这一过程,防止有人在此中饱私囊。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建所在国的内部腐败就很难影响到工程的建设。

(很难影响,并不表示不能影响。我想如果AIIB真的拉起工程那么当地的腐败分子肯定会想办法向参与监督的各国官员进行渗透。也许确实会有人在此过程中被拉下水,但这不是我考虑的方向。我认为,只要有利益,就会有腐败,AIIB的框架能从很大程度上增加腐败的成本,减少腐败的收益,这才是整治腐败正确而且唯一的办法。)


说了这么半天,好像好处全是东南亚人的啊?那么中国人费这个事参与其中干什么呢?很多人有这种疑问,甚至有人把AIIB与当年勒紧裤腰带援助亚非拉相提并论,说什么这是拿中国人的血汗钱打肿脸充胖子云云。对此我不做评价,因为我不会去研究因为无知而产生的错误。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表明了就是低买高卖赚利润的。如果没有利润存在,那就不会有人搞投资。这里我们单纯讨论经济上的收益。经济学上有起点越低,投资效用比越高的现象,在经济学中套理论这个叫索罗模型(新古典济学家们都喜欢用这套模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发展,包括中国崛起)。基于这个理论,在不考虑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把钱投在一个基建比较差,还没发展起来的地区,那么我们将会取得比投资在发达地区能得到更多的收益。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我在前面提到现在在我国一线城市建一道地铁要超过百亿,平均每公里的成本就要610亿。而十年前建一道地铁的成本呢?是这个数字的百分之一!这就是索罗模型的直接体现,原来1亿就能建成的地铁,经过十年的发展以后,再建同样的东西,就要一百亿的投资。这是各方面因素决定的,大头应该是我国十年来一二线城市地价上涨导致拆迁费水涨船高,也有通胀的因素,还有就是发展导致的各种成本的上升。同样的成果,在更高的发展阶段投资,投入增加了一百倍,其效用比的下降可想而知。换句话说,如果城市咬牙筹钱在十年把地铁建起来了,等到今天是不是就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省下了九十九倍的建设成本呢?


事实上现在的官员在讨论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很后悔当年怎么没那个魄力,咬牙把现在看来都不是钱的一个亿凑齐,现在就不用求爷爷告奶奶找融资渠道借钱解决地铁这个城市刚需了。当然,十年前想凑一个亿的难度恐怕比现在凑一百个亿还高,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没钱。现在能借到钱的土豪多了,当时可是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啊。


根据索罗模型的理论,我们把钱投在东南亚这类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国家显然比把钱投在中国这个已经崛起快十年的国家的效用比要更高,收益也更大。在AIIB的法定资本上,中国投入500亿美金,3千亿人民币多一点,放到国内也就够在十个以内的城市里翻修一下地铁网络吧。放到东南亚地区,这笔钱应该能做很多事了。现在我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在东南亚国家建立非常不错的基建。一旦这些基建成功建立,它们很自然地按照索罗模型所描述的现象进行自身增值,如果按照中国发展的速度,十年以后就是一百倍的价值。马克思说有三倍利润人就连脑袋都不要了,AIIB的预计是百倍的利润啊,这个利润可是比贩毒还高?当年我们没有钱把地铁建起来所以把肠子都给悔青了,今天我们兜里也攒了不少闲钱,并且相同的投资机会又出现了,这样的机会能轻易放过么?

(客观来说,索罗模型确实有其自身的弊端。我在前面设置了不考虑外界影响的情况的条件,这里外界影响包括了如腐败、教育、基建资金不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现实中往往这些外界影响会对抵消甚至超过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的收益。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将会是决定AIIB能否成功的巨大考验。)


通过AIIB建立起来的基建设施本身也是有收益的。基建包括一个国家的能源、运输、通讯、媒体等等国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可以说每个国民都要在这些基础设施上交不少银子。如果基建得以建成,最大的股东中国将会从运营这些基建中取得不小的收益。

最后一个是出国建设也好,维护基建也好,都能为我国国内提供一些额外的工作岗位。这些额外的工作岗位上往往还会有很多隐性的福利,比如出国援建的单身狗可能会带回来一个东南亚老婆。往大了说是促进民族融合,往小了说对解决我国男女比例失调有重要的意义。(这个隐性因素其实在国家战略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也包括了我之前提到的国家宣传内容里刻意不说的部分。接下来我就会试图分析相关内容。)


发表于 12-4-2015 13:54:2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铜牌推广者 于 12-4-2015 14:09 编辑

基建建立的直接结果将会是基建所在地的一切价值升值,这就意味着基建所在地将会产生出一批新兴的中产阶级。要知道在商人,特别是高科技或奢侈品等高端产业商人眼中,中产阶级与非中产阶级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比方说做高端手机的,显然不能把大部分的利润寄托在以卖shen作为唯一集资手段的群体上。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远超其他阶级,所以做国际贸易的商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满世界找中产阶级。不幸的是,现在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欧美)中产阶级消费力趋向饱和,而我国的工业产品生产则停不下来,停下来就意味着大量人口失业。如此看来,开辟新的中产阶级市场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投资第三世界基建,正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办法,今天投资一个城市的基建,几年后就能收获一个城市的市场。







好了,上面的内容基本上属于帮中宣部念稿,上面那些AIIB的好处中共官媒早就已经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剖析过了,根本没什么新意。只是现实中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完美的,AIIB肯定不会只向宣传中的那样全是好事,其中的勾心斗角互相博弈一定是层出不穷。好了,现在我就来说点电视里头不让播的东西。







我们就接着之前的隐性福利的话题开始说吧。这个隐性福利从宏观上来看其实是中国影响力渗透的一个体现。这种渗透很多是在非物质的,与商业无关的,但是对我国带来的是收益远远超过几笔生意带来的商业利润。如果AIIB对东南亚的基建真的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AIIB时基建半死不活,有AIIB时基建一日千里,离开AIIB东南亚的基建都搞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AIIB就会反过来成了控制东南亚基建民生的利器了。北京方面作为AIIB的主办国将会从中获得极大的权力,越南泰国要建一条公路还得先到北京去审批,印尼马来搞个工厂还得看北京的眼色。







中国可以借助AIIB的平台,作为其主办国会有更大的力量操纵东南亚国家基建资金的流向,简单来说就是相关的工程会让中国的工程队包圆了,外国基建势力如没签署AIIB的日本美国会很难渗透进来。他们要想获得此地的基建就很可能要绕开AIIB,但是与此同时基建的成本会大幅提高,因为这种行为将不会享受AIIB框架下的相关优待。







非物质上,AIIB可以成为像东南亚地区灌输中式规则的潜层通道。通过AIIB资金建立的基础设施,其标准会更倾向于按照中国的相关标准来制定,而不是欧美日本一系的标准。这一点对我们向外扩张来说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车向往欧美卖,那么他们就会以中国车检标准太低不符合我国标准为由卡掉很多有竞争力的车型来保证本国产业不受竞争。很多时候此类的标准并不是以硬性标准比出来的,而是通过天天在电视上播中国电器爆炸中国食堂食物中毒来让国民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中国产品质量差的概念,实际上他们的本国产品不一定比中国的质量好到哪去。但是通过AIIB的影响,我们在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我们的汽车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接受我们的车辆生产标准了,盖因为他们的公路的设计标准就是按我们的车修的。所有国民接触到的基础设施都是我们给造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天接触中国基建他们自然不会对我国的产品产生抵触心理。具体的例子有日本向非洲国家进行公路援建,最后的结果就是非洲的公路上跑的都是日系车,然而我们费了很大劲给他们修的铁路,却给任何一方带来利润。







然后是我之前提到的到东南亚找妹子生猴子。千万不要小看这批人,人的资源往往是最具备竞争力的因素,什么科技资金军事都得靠边站。一批常驻东南亚的华人,可以是华裔或者混血华裔,具有多国背景深通多国文化,这样的人才能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建立什么都攻不破的联系桥梁。事实上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以华裔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一个称之为竹林关系网(这是我对bamboonetwork的直译,是个老外提出的,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说法。)的系统。这一批人一定是最能接受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利益代言人这个身份的,他们能通过他们在这一地区的人脉和资源形成相对于欧美日本在本地利益集团的绝对竞争力优势。中国能通过这批人把意志直接传达到东南亚的基层,而欧美日本则会因为不够接地气而只能做高大上的表面文章。通过这一点解读,我想大家会对与东南亚人交往不会产生那么大反感了把。(同样,对非洲黑人的态度也是如此。无论中男黑女还是中女黑男,给中国都能带来新的机会。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机会,就能后发先至在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道路上抢在列强国家的前面。)







这一部分的最后我要说一段AIIB会带来的比较阴暗的一个结果了。这个结果我们也曾经经历过,在我们的历史上应该是最屈辱的一页。不错,这就是近代史中在华国际资本把中国变成了国中之国,洋大人高人一等,他们的产权范围内华人地位不如动物,在中国的大地上搞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当然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个段子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宣传品。但是这个段子反映的问题是存在的,国际势力在华的资本确实是合法的,它们的产权也确实是受到保护的。所以如果当年老外们对他们自己资产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就好比我有权利命令任何人从属于我的房子里滚出去(只要此人不涉及我房子的产权)。对一人一屋来说,这种行为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这种保护个人资产的价值观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扩大到了成千上万人,涉及的土地也不仅仅是一个房子,而是像半个城市那么大,如解放前的上海租界。这时如果这个集团资产的自我保护与当地的国法发生冲突,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确切地说,这样的国际集团的产权,会模糊所在国的国家主权。







(在这里模拟一下国际势力租借导致国家主权模糊的过程。原来租界内的洋人也是守法公民,虽然守的是外国的法,但平日里与租借外的华人也是相安无事。突然有一天某个洋人的华人狗腿子因为跟租界外华人赌输了钱把华人给打了,然后此人逃到租界里。被打的华人跑去找青天大老爷告状,然而这时老爷就犯难了,租界里的人按理说不该自己管,而这个狗腿子所属的洋人的国法里还真没有惩罚打人这一条。那么从原则上来说老爷就没有惩罚肇事者的权利,他也就无法对被欺负的华人伸张正义。对受害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冤枉,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一批人能按照外国的法律行事?他会开始怀疑租界外的国法还能不能保护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慢慢的租界外与租界内的矛盾会越积越多,同时也越来越无法通过国家法律层面来解决。到最后,租借外的人会要么用武力打洋人(义和团,望海楼),要么用武力打政府(太平天国,革命)。无论打谁,这个时候国法对这帮人的约束力已经归零了。)







不错,中国资本一旦大规模通过AIIB流入东南亚地区,我想中国租借也很可能会议某种形式出现在这一地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对在华的外国租借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我们也可以由此想象当越南人看到中援基建突然挂出越南人与猴子不得入内时的情景。千万别觉得我们都是好人,这种行为不可能做得出来。国际上有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就是以掐断对一个国家刚需援助为要挟迫使对方向自己就范。美国就在粮食问题上对印度用过这一招。苏联也在中苏交恶时期在中国最需要进行基建的时候通过撤走专家技术人员来逼迫中国妥协。苏联中央这招做的实在是太损了,以至于在华的苏联专家都看不过去了,接到命令后拖着不走,每天把图纸放办公桌上然后向传达室报道提早下班,走的时候也不锁门,中国的同事们对此心领神会。







对此,东南亚国家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如果这些基建真的有中国主导,建成后中国占有其主要的产权,那么就相当于他们的民生系统完全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到时候如果它们与中国产生分歧,中国就断他们水电交通逼迫他们改变方针,这样的状态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受。所以在接受外国,主要是中国基建援助的时候,他们无不会留一个心眼。(除非事非得已,如建国时期的中国实在是太缺资金技术了,当时只能把注全压在苏联身上,这就给了苏联使用釜底抽薪之计的把柄。)







上面的这些内容相信大家应该看着非常爽。但现实很骨感,以上的内容都是当一切网最有利中国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但问题时,这一切都是基于损害东南亚国民的利益的。比如通过注入资金向东南亚国家强行灌输中国标准,就会令欧系美系日系在该地区失去竞争力,最后的结果就是中系垄断。再比如在东南亚地区的中国资产形成规模,导致中国租借的出现,那么当地国家主权渐渐模糊,当地人一定不爽到极点。东南亚人搞基建确实需要钱,但没有缺到需要贩卖国家主权和未来的地步。搞基建是东南亚国家的迫切需求,但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同样是,甚至是更重要的国家需求。所以,如果中国领导人真的按照上面的目标去找东南亚人谈判,那么让人家打回来还是给我们留面子的。







我们天天接受中宣部的宣传,认为开大会就一定是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其实事实刚好相反,正是因为有分歧有矛盾才有开会的必要,因为开会职能就是通过各方代表发言讨论来解决分歧和矛盾,寻找存异求同的可能。反倒是如果没矛盾没分歧,那还开哪门子会啊,直接就抡起膀子干活了,早干活早收成。从2013AIIB的消息的得以披露,我的分析当时基本的构想就已经计划得七七八八了,然后等了一年半的今天2015年这事还没谈完。问题是AIIB要真是如宣传的那样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那AIIB早就成立了,这1000亿美金估计也已经用在了工程上了。之所以能拖这么长时间,除了一些必要的繁文缛节,我个人估计主要就是因为AIIB成员国之间还有分歧没有解决。







具体而言,中国自然希望事情能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东南亚国家会避免中国以及其他成员国在这一过程中损害本国的利益。于是毫无疑问,AIIB成员国之间的讨论成了勾心斗角的博弈。AIIB的成立正是这种博弈的产物,一方面中国只能在东南亚国家的限制之下最大化本国利益,同样东南亚国家也是在吸收资金和国家的其他利益方面做平衡。







接下来我会试图分析这其中的猫腻,分析将从AIIB的资金开始。AIIB的法定资本是1000亿美金,其中中国的占500亿美金,也就是一半的比例。法定资本从百度百科里扒来的定义如下:







法定资本是指符合监管当局对合格资本法规定义的银行发行的合格资本工具,包括:核心资本,股东权益、公开储备;附加资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合成债务资本工具、次级定期债务;扣除商誉、对附属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投资,且该资本数额必须达到监管当局的最低要求。







当然国际银行的标准跟上面是有点区别的,但是大同小异。上面那段说白了,就是股东在投资之前凑起来的用于建立公司组织的款子,在公司组织建立起来以后,这就是属于公司组织的资产(不再属于个人,放到AIIB,就是不再属于中国)。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话,股东在法定资本里投资了多大比例则该股东在公司组织内部的权力(包括分红、在AGM股东大会的投票权等等)的比例有多大。因为一开始只有这笔钱是属于公司组织的,所以公司的一切运营只能仰仗这笔钱,也就是说这笔钱的大小直接影响公司组织能接多大的盘口。







回来看这1000亿美金的法定资本。对一般人来说这笔钱已经大到让人失去概念了,大家恐怕只知道这笔钱很多,甚至有一种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乡下的柱子听说城里当官的石光荣一个月工资200块而惊讶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啊。国家级对资本的操作都是这样以亿为单位的,我在这里就列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家应该都记得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温总大笔一挥砸出四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其实这个四万亿远比大家谈的复杂,四万亿这个数字是为了完成一个整体的计划所需的资金。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国家级的投资确实是在这个数量级上。)。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高铁工程,高铁每公里成本在每公里一亿人民币左右(因为高铁主要走乡下,拆迁费比较便宜,所以单位成本比地铁低多了。),中国到今天已经建成超过一万六千公里的高铁。这还不包括研发费用、购买知识产权等前期投入,算在一起大家可以估计一下高铁系统的投入。







上面两个例子充分表明了国家级资金投入的规模。跟上面两个例子相比,中国在AIIB500亿美金,也就是3千亿人民币,似乎小了一个级数。别的国家投资,每件事都是万亿级别的,这次对应一个地区的整体投资数额,大伙商量半天,也只出了千亿规模的资金。很明显3000亿绝对不是中国的投资力量的全部潜力,甚至可以说连这股力量的小拇指都没动。







那我们来看看东南亚地区的基建资金需求。根据普华永道(pwc,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资料,东南亚地区印尼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年将预计增长百分之七的基建投资,到2025年基建投资将达到1650亿美元。马来在现阶段(2013年的资料)基建投资为160亿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年预计增长百分之九的投资,根据计算可知届时(2025)基建投资将为450亿美元。新加坡地虽小但是人心大,到2025年预计基建投资为180亿美元。泰国在2025年时基建投资将达到585亿美元。要注意这些数字可都是每年的基建投入,根据简单地计算我们就会发现掌握1000亿美元的AIIB恐怕连印尼一国一年的基建资金投入都满足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3:54: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一下中国在AIIB投入资金数额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铜牌推广者 于 12-4-2015 14:12 编辑

前面我因为我对制度的不了解听信了一些不专业的传言,闹了个笑话,认为中国要投入500亿美元。这两天我收集了一下相关资料,理清了其中的关系,大概明白真实的情况。根据201410月新华社的消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这一段毫无疑问是可信的,这里就有两个名词,一个是法定资本,一个是认缴资本。那他们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呢?法定资本也叫注册资本,其差不多是我之前说决定盘口大小的东西,法定资本中包括人多项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核心资本,这是这个公司企业组织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这笔资产对公司来说是质量最高的存在。为了保证公司的质量,往往也有相关的法规限制公司核心资本的最低标准。核心资本也是由很多项目组成的,对新建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叫实收资本的项目。这个实收资本才是股东们真正投入到公司里建立公司的资金,这一笔钱往往也决定了公司初始时各个股东在公司内部的股权。然而在公司建立之前,或者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公司的股东不一定非得把这笔钱交到公司的账目里。在这一时期股东们会承诺自己未来将要上缴多少钱给公司,虽然实际上钱还没到账,但是承诺资金的股东已经要为这笔钱负责,同时也能享受到相应的权力了,这些钱就叫认缴资本。








在数字上认缴资本和注册资本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从概念上这两者也是有区别的。认缴资本其实是对发行总股权的分割,我准备注册一千亿的公司,那么我的公司就有价值一千亿的股权。但在公司建尚未建立之时,这些股权还在待售状态,在这过程中一部分股权被有眼光的财团买走了,也往往还有一部分无人认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1000亿美元的法定资本却只有500亿美元的认缴资本,它的意思是还有500亿美元的股份没人认购,暂时是不属于任何人的。这段时间欧洲国家纷纷要入股,他们的股权就很显然会从剩下的这500亿里分割。还有消息称AIIB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也就是100亿美元。这也很好理解,即现在从各国打到AIIB账上应该就是100亿美元的实缴资本,剩下的钱(900亿美元)在AIIB建立之后再以各种方式慢慢进入AIIB(认缴资本不一定要在公司建立一开始就全到账,也并不一定就是真金白银)。








在这之后非亚洲成员国所持有股权之和最多占总股权的25%,对中国来说则是占总股权的50%。也就是说在目前阶段中国所出的资金最高为500亿美元的一半也就是250亿。这个数字是不确定的,因为现在没有关于中国到底在AIIB的内部会议中提出准备上缴多少的消息。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AIIB的筹备还在讨论阶段,计划讨论一天一个样。今天计算好的数字,明天一个突发事件这个数字就得跟着改。特别是近阶段欧亚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往里跟,股权比例的变化也是天天跟着变。所以现在流传的中国决定出多少钱,其意义都很有限。








如果欧洲捧着钞票加入了,AIIB所掌控的总资金增加,中国所能投入的最大限额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如果AIIB1000亿股权全被认购了的话,中国就能最多买下其中的500亿。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想要尽量扩大自己在AIIB股权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从理论上讲中国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非得甩500亿进去。如果中国认为减少股权能带来更多好处,那么何乐而不为。这也就是最近中国放弃在AIIB中执行一票否决权这个谣言的源头,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解释这个方面的问题。








(另外加段这次出洋相的感想。其实市面上流传着好多中国投钱500亿美元的消息,我也是没加思索听信了这段。我分析流传这种信息的原因有四个,一个是报道AIIB的记者专业水准不行,把中国透露的在签署备忘录时已认缴500亿美金的消息当成中国宣称自己认缴500亿,这个配合中国股份最高占比50%1000亿的法定资本来看真的是看不出什么问题,很可能就把人给忽悠了。另一个就是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了吸引眼球就尽量模糊背景把数字往大了说。第三就是一般人估计也不会去纠结这么细的问题,记者编辑们写的太准就会变得啰嗦,读者看起来烦。这对媒体传播来说是个很讨厌的问题,与其写一堆高大上的专业名词让读者看着窝火,还不如把他们的意义全都模糊掉,给读者传递一个大概的信息就行了。最后一个原因是有关AIIB的官方信息本来就少,也就是这几天曝光率高才突然引得一大堆专家点评,我这个门外汉也才有机会到处收集资料分析真伪。从2013AIIB第一次上镜头到今天AIIB成了金融界的大热门,这么长的时间里爆出的相关信息真的是稀少了。我在2013年时嗅出AIIB的重要意义,结果突然之间大家都不提这茬了,搞得我以为我判断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3:54: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铜牌推广者 于 12-4-2015 14:13 编辑

根据之前的数据进行计算,1000亿美元距离各国达到自己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也就是说,东南亚各国都对AIIB有所保留,即它们本身也没指望AIIB能把本国基建全包了搞一条龙服务,同时也没有全力往AIIB投入心血。另一方面,根据我之前的分析,AIIB满打满算分到中国的500亿美金对中国来说也确实不是什么大投资。我国现有外汇储备近4万亿美元,这财力如果要把AIIB全包下能包好几个。但是中国没有这么做,按照现在的架势,甚至有压缩自己在AIIB内部股权的打算。








如果把1000亿美元的数字放到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它是同类银行中钱最少的。世界银行为2783.77亿美元、亚行为1624.9亿美元、欧洲投资银行为2432.84亿美元、非洲开发银行为1002亿美元、泛美开发银行为1168.8亿美元。(资料来自亚投行如何拿到AAA评级,作者:高蓓、郑联盛、张明,《财经》)特别是AIIB未来最大的对手日资的亚开行,比AIIB的注册资本多了六成。坊间流传的AIIB要挑战的世界银行,其资产差两成就比AIIB多三倍了。








显然,中国在AIIB上也没倾尽全力。结合前面的东南亚国家也没倾尽全力的结论,我们不难看出AIIB并不是决定整个东南亚基建的一锤子买卖。说白了,AIIB只是给东南亚基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一个可能的集资渠道。大家也并不想也没那个能力把AIIB定位成为其唯一的渠道。AIIB资金对东南亚国家的作用差不多就是为东南亚地区基建资金压力提供一定的分流,一方面额外资金的加入会刺激基建行业的增长。至于扫灭亚开行打压世界银行垄断东南亚基建乃至整个民生,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事情之所以会这么发展,是因为东南亚国家在这之中本身也会考虑自报。像AIIB中中国占比最大50%的硬性限制,就是为了阻止中国方面通过注入资金来达到对AIIB的绝对控制。在股份有限公司的AGM中如果支持提案的总股权超过一半就能得到通过。一旦中国突破50%的占比限制,就意味着中国能在AIIB内部搞独裁了。届时东南亚国家无论想通过AIIB干什么,只要中国点头就一定可以通过。注意这不同于必须中国点头才能通过,后者在中国点头的同时,也需要相当分量的其他股东同意,但是前者只需要中国一个超级大股东一个人同意就行了。在前者的框架里,很显然其他股东的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所以说,这个50%股权的底线,是专门用来限制中国在AIIB内部权力的。








最近的谣言中国要放弃一票否决权,根源上就是从这里来的。首先要声明AIIB内部没有一票否决权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在任何商业机构里都是不存在的。也就是美国依靠自己无可匹敌的实力,才能往世界银行安和imf里插个一票否决权这种怪胎。一来中国没那个实力,二来商业机构里有一票否决权本来就是很奇怪的事,所以AIIB系统中应该确实没有这种东西。但话又说回来,这个谣言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就是中国计划在AIIB系统中减少自己的话语权,也就是股权占比会下降。这件事要跟欧洲亚洲各路好汉来会盟的消息一起看才能理解。我估计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原来已有认缴资本500亿美元,中国在这其中占250亿,剩下250亿的是东南亚国家一个个凑出来的。这段时间突然杀出一波大户,大量认购AIIB股权,认缴资本的总量也就提高了。这时如果中国执行这些新成员准备投多少,中国就紧接着投多少的战术,那么中国在AIIB内部的50%的股权比例还是没有变。但是中国方面并没有计划跟着这帮大户投钱,或者是准备暂时先观望一阵子,根据最终的结果再决定最后的投入。(反正非亚国家最多占股25%,中国还是能接得住的。)结果就是目前阶段中国的预计股权会有一定比例的下降。只是这件事经过媒体的来回报道,关于这件事的信息就越来越变样了。甚至有说中国是基于欧亚新成员的压力才被迫放弃否决权,这就是把欧亚国家加入跟中国在AIIB中股权比例下降两件事间的关系给扭曲化描述的产物。








回过头来说东南亚国家的策略。在AIIB成员国内部的讨论会议中,我估计还有大量类似中国占股最多50%这样专门用来限制中国权力的方案计划。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事情不会朝最有利中国的方向发展,大家在接受AIIB资金的同时,其实都在防着中国呢。万一中国在AIIB内权力太大,万一中国在玩我之前提到的釜底抽薪之计该怎么办?一旦跟中国交恶,中国就能突然通过AIIB把基建项目的资金撤走。中国财大气粗是倒是不心疼,但是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一分钱也是钱啊。中国还可以借着AIIB要挟东南亚国家,你们不跟我走我就能让AIIB不借给你们钱。对此,东南亚国家第一会在AIIB建立时就保证中国没有操纵AIIB的权利。之后东南亚国家也一定设计备选的方案,就是可以绕过AIIB继续把基建进行下去的方案。他们会留一部分钱不放到AIIB里,也可以做好准备从别的渠道借钱。这就是为什么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在AIIB里出全力,这是因为他们也得给自己留后路。一旦AIIB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也有其他的资金机构来代替AIIB的职能,防止产生对AIIB的依赖。








总之影响力太过强大的中国显然是不符合东南亚国家利益的,那么东南亚国家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先跟中国把底线画好,设置一堆限制中国的条款,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中国要想跟他们搞合作,也就不能按着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想来,我们在这一阶段就必须在这过程中同时注意不要过多伤害资金接收国的利益。因此中国对AIIB的投资力度也就显而易见被限制了。中国从原则上愿意投入尽可能多钱,反正我们有足够多的资本,但是东南亚国家都比较穷,它们真的拿不出更多钱了。因为中国占比不能超过50%的限制,我们就是想投更多钱也不行。AIIB内部的博弈,最终导致了AIIB注册资金无法进一步增长,也无法发挥成员国(就是中国)强大的投资潜力,在现阶段只能成为同类银行注册资本最少的。








说到同类银行,这对AIIB来说是个相当重要的话题。AIIB与同类银行是什么关系?要竞争?还是合作?AIIB与同类银行比较呢?谁在哪些方面更有优势?对AIIB信心十足的朋友可能会觉得AIIB的建立就是对欧美日系统的国际银行的挑战宣言只要高举毛思想邓理论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最终我们一定会把他们打趴下。谁叫他们开的世行亚开行都在想方设法防我们,钱都让我们出好处不让我们拿。对AIIB前景并不看好的朋友又会觉得AIIB现在还只是胚胎状态,要与那一帮子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捞了几十年钱的混世魔王们决一死战还为时尚早。与其发生冲突被揍死,浪费国民的血汗钱,还不如赶紧缴械投降谈合作。








在我看来以上两种看法都是解读过度的结果。世行亚开行它们的体量摆在那,不是说威胁就能威胁得到的。人家背后的势力更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组织,跟世行亚开行打就是跟这些国家组织撕破脸。而中国本身就现有国际秩序主要制定者和受益国家,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中虽说赚的没预期中的多,但好歹也吃不到多少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自己搞AIIB最多可以解释为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说成是宣战就太过了。








按照世行亚开行它们的官方说法,第三世界资金缺口太大市场太多,这里的资金完全没有饱和,你们那点钱投进来也占不了多少地盘,我们还是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亚投行只有一个搞基建投资的职能,我们世行亚开行管的东西太多了,让一部分基建项目给AIIB,也好让我们有精力搞好饥民援助可持续发展什么的高大上任务。大家都欢迎AIIB这个新的小伙伴的加入,这样我们就有更多合作伙伴来一起建立这个可爱美丽的地球。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大家在各自的新闻联播里说的话,那都是冠冕堂皇世界大同一个个都愿意为了爱和正义牺牲自我的形象。私下里心里都清楚,大家出来开银行,显然不是因为大家钱多得没处撒。既然已经当了商人,就别怕别人看到自己脸上写着利益两个大字。AIIB的横空出世,各路魔王立刻就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我最新得到的消息,印尼总统前几天来中国前从日本人手里要到了1400亿日元的贷款(大概11.7亿美元)。鬼子这次出手这么阔绰,想必有要大出血拉拢被AIIB拉走的亚开行老客户的意思。








世行亚开行,已经他们背后老板美日欧等国的压力,来自于AIIB的实力。AIIB的实力,并不在于它资金规模(如前面所说AIIB的资金规模并不比同类银行多),而更多地是来自于相对其他同类银行的比较优势。(至少目前东南亚人民对这个比较优势是很抱有期待的。)如果AIIB真的能在这些方面做好,那么中国用AIIB在东南亚地区打开局面,分割欧美日所占领的市场是完全可能的。甚至而言,这将是中国把手伸向世界的一个开端。至于中国有哪些比较优势,我将在下一次更新做出我关于这些东西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3:55:1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铜牌推广者 于 12-4-2015 14:15 编辑

不管大家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但是AIIB的出现必然会对世界上的同类银行造成竞争。这些银行的表面职能基本上是重叠的,都是对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融资服务。特别是日本搞的亚洲开发银行,不但职能重叠,连位置也重叠。他们要是说没竞争,那真是鬼都不信。
至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缺口太大,所以大家都有份的说法,从基本的商业角度考虑也是不全面的。缺口虽然大,但是能赚钱,值得投资的项目肯定是有限的,越能赚钱的项目大家就越抢着要争。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资金缺口,都是没法赚钱的,这样的任务通常只能交给红十字会这样的非营利组织。大家又不是人傻钱多,这些世界上的大投资方都是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大半辈子的老油条,这些烂项目肯定是不会吸引他们进行商业上的投资的。投资项目也分三六九等,上等的风险小收益比高,下等的风险大收益比小。能赚钱,并且赚大钱的项目只能是少数,如果亚投行抢了肉吃那么亚开行就只能跟在后面喝汤。
在现在全球大同以了爱和正义之类为方针的宣传向导下,以上同类银行之间的竞争方面的相关分析大家是很难再媒体的宣传中看到的。一般人看到的信息大概就是我们开银行都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为了高尚的理想而放下身段服务贫下中农,像我们这样有崇高理想的人一定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根本不可能会互相攻击竞争云云。专业的分析文章到是会说这其中斗争,但是此类文章一来一般人很少接触,而且就是接触到了也往往是经过媒体处理过的二手信息,内容含义很可能失真。另外,就算是专业文章,它们也是有服务对象的,所以它们的文章肯定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如金融时报或经济学人对AIIB的分析,基本都是讲AIIB怎么怎么高大上,怎么怎么有竞争力,加入AIIB怎么怎么对全人类的发展有帮助。这不过是因为这俩货是英国的金融官媒,他们的言论自然要为英国的决定洗地。(鉴于政见不同,这俩货平时都特别喜欢黑ccp。这次为了利益,这俩货节操什么的全都不要了,拼了命的舔AIIB。)
既然有竞争,那我们就分析这个竞争吧。分析竞争,就得理清敌我双方的特点,找出各方优劣进行比较。开门见山,直接说特点。相对于同类银行来说,AIIB的明显特点有三个,分别是目标明确(即基建),地区范围明确(即亚州,以东南亚为主),资金结构中国一家独大。第一个特点可是说是同类银行服务范围最小的一个了,在这一点上世行范围最大,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各类开行其次,而AIIB的范围最小,只有基建。这从很多角度来看是一种优势,因为这意味着资金的流向更加可控,投资的方向更准确。我作为投资人,我一定希望我的钱能按照我的希望来流动。当我看涨铜矿的时候,我肯定会买铜矿方面的相关投资项目,这时我就回去找目标范围缩小到铜矿的投资公司。因为如果我找的只是一般的矿业公司,他们很可能就把我的钱给投到铁矿上了。但服务范围小,在别的角度上也是一种劣势,即AIIB手很难再在其他方面伸,很多有利的非基建项目就不能再AIIB的框架下完成。
地区范围明确,这是针对世行和其他地区同类银行的区别。这里的优劣同上一段,只是把投资项目换成投资地区。只是我们也看到对日本的亚开行来说,两者撞衫了,所以可以预见,这两者的冲突一定不会少。
AIIB的资金结构是一个我应该详细分析的问题。我们都听说过中国搞AIIB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爽在世行亚开行的份额太低了。世行亚开行等同类银行已经满足不了中国的投资需求,于是中国干脆就自己开一个,还得开个大的,结果就是中国直接奔着掌控一般股权的结构开了个AIIB。我们可能会有点好奇,中国在世行亚开行的股权究竟少到什么程度,才给中国发动开新银行的动力。根据维基百科的数字,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为4.42%,而在亚开行的投票权为6.46%。乍一看这个数字确实有点磕碜,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可能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了。中国在这两个银行中的投票权其实都仅次于美日位列第三,其中世行美国投票权为15.85%,日本为6.84%,而亚开行中美日两国投票权均为15.65%
其实中国在世行亚开行中的股权结构是很有道理的,只是这个道理不是今天的道理,而是大概十年前的道理。十年前2005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第5,跟第三到第七名德英法意差不多在同一梯队,而世行中这五国的比重大概都在4%左右。第二名的日本超过这一梯队差不多一半,而美国的gdp则是从第二到第七加起来这么多。亚开行也差不多,只不过中国的竞争对手从德英法意变成了印度加拿大等亚洲或环太平洋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让中国感到现有框架非常不爽的真实原因,是这些框架根本无法适应中国超强的发展速度。眼看着中国已经把老二日本都甩在后面,体量直逼老大美国,然而这副框架还维持着十年前的模样。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不换套合身的衣服,那肯定是要把原来那套行头给撑爆了。
以上只是一些题外话,与我要分析的内容无关。但是通过上面的数字,我们能看到AIIB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在AIIB的框架内占比远超过美国日本在自己盘口里的投票权。AIIB里中国是奔着五成的份额去的,而世行亚开行中最强的股东占股也没超过16%。哪怕是在美国人自己的地盘上的泛美开发银行,美国人的投票权也不过是三成左右。可能很多人对前段时间中国打算在AIIB减少持股比例的决定感到惋惜,但是我想说明的是,即便如此,中国对AIIB的控制力也是远超美日对自己旗下银行的控制。
AIIB里这种持股比例在国际经济组织上可以称得上是奇葩了。这样的结构有它的优点,比如很难出现内讧导致无作为的情况,比如意志不会分散,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对吸收资本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个股东在公司企业内占有太多的股权,很容易给投资者一个这是家族企业的感觉,这个公司的方向往往在家族内部的讨论中就能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会觉得他们的投资被公司企业进行黑箱操作,这非常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种结构带来的效果应是以负面为主,特别是会给AIIB的信用评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我的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现在唱衰AIIB的(主要是鬼子)都在拿这个问题说事。这一问题对AIIB来说无法避免,只能通过吸收更多成员,和减小中国的持股比例来缓解,这也解释了前段时间中央的策略。另外,就是要看中国能不能在其他方面形成更强的比较优势,来抵消掉这方面的不利因素。
以上AIIB的三个明显的特点已经分析完毕了,接下来我来探讨一下AIIB比较明显的优劣势。最明显的劣势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AIIB的注册资本是同类银行中最少的,非开行都比AIIB多了两个亿,而AIIB的直接竞争对手亚开行资本多了六成,为了应对AIIB的出现亚开行甚至还有继续追加投资达到AIIB资本两倍的计划。但在我看来,按照同类银行的标准,AIIB的注册资本并不少。AIIB一千亿的资本,是要结合它的前两个特点一起来看的。首先AIIB跟世行的注册资本没有可比性,因为一个是世界性的,一个是地区性的,前者跟后者显然不可能是同一规模。在地区上可以与AIIB相比的是亚开行,但是亚开行的职能更多,用钱的地方也就更多。而AIIB只服务于基建这一块,盘口相比亚开行更小,如果只看基建这一项的话AIIB的钱未必比亚开行少。从这一点来看,AIIB的注册资金的规模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一项优势,因为AIIB可以动用全部的资金在基建上,然而亚开行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上分散资金,世行就更不用说,它们还得在不同的地区上分散资金。
AIIB成员国的组成结构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在老外眼里,AIIB就是一个暴发户带着一群要饭的组队,队伍里一个高富帅都没有。就算暴发户支付的起组队相关物质基础,但是它们对这个暴发户的领导力经验等软实力肯定是不看好的。AIIB的最大金主中国的信用评级也不过AA-,要知道欧美主流国家的评级很少低于AA的。2014年签署备忘录的二十多个叫花子国家里,信用评级超过中国的也就一个新加坡,大多数国家都是BBB以下的水平。具体到现实,就是欧美同行在各方面对AIIB的评级肯定高不到哪去。
中国在世行的遭遇就已经说明了,老外看中国的眼光很多还停留在十年前。想要在一个晚上改变老外对中国以及中国旗下银行的评价非常难(再加上这个银行里还是以猪队友为主)。可以预见这也将是AIIB将要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中国采取了广招欧洲高富帅队友的办法。等高富帅们也加入了AIIB,那么他们旗下的金融官媒自然不会打自家的嘴巴,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欧洲金融界舆论突然之间转向捧中。但与此同时,欧洲的这种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因为AIIB对欧洲高富帅们的开放也是有限度的。25%的非亚股权比重和三个非亚董事会席位注定了能吃到AIIB蛋糕的欧洲高富帅只有少数。我们可以预见到一旦欧洲争夺AIIB有限非亚利益结果尘埃落定之时,那些失败的高富帅们很可能会再次倒打一耙唱衰AII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7:14:35|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手机看得眼睛都花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7:26:4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真长,原作者写那么多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4-2015 19:10:19|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机制要建立起来,防止东南亚国家贪WU资金,也要防止自己人贪,这个习大大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5 12:01: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没看,不过首先作者把AIIB写得这么长应该就是搞错重点了。

网上不管专业不专业的评论都是乱七八糟,如果只是要亚洲再发展,那么多国家摔破美国老脸的冲进来。 发展什么? 亚洲发展几十年了,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飞跃的。

亚投行 亚基行 世行 货币基金 商业银行,真要投资不差钱,也不差机构,为啥都抱着亚投行,连个架构都没有的机构值得大国搏命?都疯了?


要搞懂亚投行到底有什么值得拼命进来的,外国领导人不是傻子。 这进的不是亚投行好不! AIIB好比支付宝,是为淘宝服务的。 那淘宝在哪里呢?

就是中国大战略,其中最大的战略是一带一路也是重中之重! 沿着一带一路要建高铁,建港口,建通讯传输,建石油传输,建核电站。 这要多少钱? 新加坡Pasir Panjang 码头二期工程就要35亿美金! 亚投行就是为这些烧不完钱的项目服务的。

虽然没细看文章,不过看到很大篇幅都在写东南亚就没兴趣了。 这一带一路是中国版战略再平衡。东南亚是现在海上运输唯一通道,风险太大,而且现有设施已足够良好,没理由大量投资。

看地图,海上丝绸之路的投资重点肯定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和非洲内罗毕港,特别是巴国的瓜达尔陆路通道对中国西部很短。 这样再平衡对东南亚必然是个消减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5 12:02: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需要审核,请等待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