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519|回复: 0

壁画的功能性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半年前|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信息
居家日用: 家纺家饰 
价格: $
宝贝成色: 全新宝贝 
邮编:
联系人: 池先生
电话:
邮箱:
QQ: 398651707
微信: Q398651707
主页:
1、装饰墙壁,增加美感
2、体现主人的艺术品味
3、经济能力的象征
4、传播文化
5、保暖
6、流行时尚,随众行为

21 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将壁画艺术推向公共空间,使之成为公共艺术,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诗意部分?又如何把壁画艺术推向大众生活,协调壁画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这是许多壁画设计者忽略的一个问题——壁画在为谁设计?壁画设计师除了研究壁画自身元素之外,更多的是应当探索人与壁画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人的接受状况, 使公众真正接受与喜欢壁画,使壁画真正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一、“宜人化设计”之概念

壁画 宜人化设计是使壁画与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相适应,以求得人 -环境-壁画的协调和匹配,从而 使观赏者和“介入”其间者与壁画之间的主客体界面趋于淡化,使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悦乐和提升, 获得亲切、舒适、轻松、 愉悦、尊严、平静、安全、自由、有活力,等等有意味的心理活动 。 设计的最高目标不仅是使壁画拓展深化至心灵教化、精神成长的层面,而且使人与壁画的和谐关系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人感到社会的温暖,人与人之间亲密,人与物之间和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们的思想境界,改善国民精神素质,建立美好的道德情操、社会风尚。
二、壁画 宜人化设计之原因
(一) “人文关怀”思想的必然结果
就社会绝大多数的生活水准来说,壁画设计是伴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次提升的。在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发达到较高程度时,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艺术思想成为价值主流,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成为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壁画设计也不例外。壁画 宜人化设计就是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壁画作品是人的创造,观赏者也是人,因此人是作品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宜人化得以实现的。离开了对人心理需要的反映和满足,作品设计便偏离了正轨。正如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所说的“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二) 壁画 作为公共艺术的基本要求
古代中国的寺庙壁画与欧洲的宗教壁画都是以宗教内容为主题的,是宣传宗教进行教育的手段。那时的壁画承载着人类的信仰和精神世界,因此,它的教育功能和宣传功能是首位的。而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类更加重视人类自身的价值、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他希望在所生活的环境里能够感到舒适便捷,这个观点成为现代人生活理念。壁画的功能也随之改变,满足人的视觉需要成为主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壁画设计强调宜人化,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决非完全是设计师追逐风格的结果。
三、 作用于宜人化设计之关联因素
宜人化的思想观为壁画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考点与切入点。它能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设计师的思考重点从壁画内容、色彩、材料、尺度转到壁画放置后对观众心理的影响,考虑壁画与环境的适应性,考虑壁画满足观众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等。
关 联 因 素
1.环境因素(物质因素)
2 . 人的因素(意识 因 素)
3.壁画本身因素(形式因素)
重点因素 空间形态 色彩 材料 工艺 建筑 景观 人文历史 年龄 文化 审美趣味 时代观念 心理需要 要因素 次要因素
壁画无法改变
可以改变
(一)环境因素
设计离不开环境这一观念,已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设计正确与否的论断,它的各种价值的鉴别与判定,也只有将它放到相应的环境中才能完成。整个设计活动过程,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壁画设计 必须要研究建筑,研究自然环境,研究人文环境,而且要考虑到壁画完成以后营造的气息,要适合公共环境或者是人生活的环境。 “一幅理想的壁画必须在内容上与形式上符合建筑的使用目的和审美要求,即符合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所以建筑对壁画具有某种制约作用” 例如,娱乐场所壁画要轻松活泼;行政建筑壁画要富丽端庄;纪念性壁画要庄严肃穆……天文馆采用天体神话“牛郎织女”或高科技的形式等;旅游宾馆采用当地风景名胜或人文故事等题材,都是很得体的。如果文不对题,就会令人莫解。
(二)人的因素
壁画的创作、欣赏或评价离不开人,人的需求决定了壁画的形态,而负载需求与功能的形态作为外在表现又为人的需求服务。因此,从根本上说,形态设计不是为了形态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对壁画空间形态的研究也就不应该仅限于形态本身,还应该进行人与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壁画是一门视觉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理, 所以,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将会有助于壁画创作。对于公众的观赏心理进行考察和分析,首先要分析观众的心理需求和随机性。“分析影响观众心理需求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亦即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主要有观众的年龄、性别、个性和工作、家庭;社会因素则有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心理现象几个主要方面。”

四、壁画空间形态宜人化设计表现——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 壁画首先 与观众的心理需求、环境功能相统一。设计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实质上也就是确立人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从观众或社会公众接受的角度来看, 不同功能的环境给 社会公众 留下不同的心理印象,壁画的不同表现,可以满足公众的不同要求。 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在公众的心理形成了特定的观念,某种环境需要某种物质充实,某种环境需要某种精神寄托,都离不开公众的特定观念。阿恩 -海姆指出:“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观察,总要受到他在过去看到的、想到的或学习到的东西的影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影响)。” “某个空间的状况如果与进入这个空间的人们积极肯定的心理定势相吻合,那么它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人们就会感到它是令人可亲近的和愉悦的;如果与这种心理定势相违逆或格格不入,那么它就会引起人们消极的情感反应,人们就会感到它是令人讨厌的或压抑的。”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壁画之前要经历一个预测——确认的空间感受过程, 即从建筑功能考虑到人的社会观念过程,把人们的社会观念与建筑功能结合起来,把接受者的情绪或感情要求纳入到设计构思中,反之, 必然会造成观众心理上的抵触。 例如,公众对会场的心理印象是庄重大方,壁画设计就要整体统一而不宜复杂随便,娱乐场所壁画设计要轻松热烈,学习工作场所壁画设计要整洁大方而不花哨艳丽,诸如此类都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规律,这样才可能使观众产生认同感。


(二) 壁画与特定环境中观众的审美趣味相和谐。“人类的审美活动过程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美首先来源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或事物(壁画),但它又与主体(人)的审美需要、审美心境相联系,是两者结合统一的产物,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心境之间的一种关系。”人们的审美习惯、审美爱忌不同,甚至迥异,不同社会地位、年龄的人,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人,在审美情趣上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不管这些审美习惯在感觉上多么不同,在它们的深层总有一种共性,因为,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总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总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特征,反映这一时代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民族性。 例如,工作中的 都市白领人群更偏重于壁画形态所反映出的身份、地位感、形式美感;在农村,公众的审美需要更倾向于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壁画可以采用反映民俗的东西,反映当代农村生活改善、风调雨顺等题材。色彩上可以明快艳丽;幼儿群体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充分的好奇和敏感,具有活泼好动、天真浪漫、喜欢幻想的性格, 多喜欢卡通形象, 幼儿园壁画必须考虑运用何种题材展现出儿童特有的性格,即壁画要富有童趣 , 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如果绘制一幅写实的、成人形象的壁画,孩子们势必不感兴趣。

(三) 壁画 与特定环境中观众的时代观念相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形态心理变化的需求,都直接影响着壁画的形态。新时期,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开阔了人类知识的视野,影响着审美观念的变化。已成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壁画,其概念早已不是传统壁画所能涵盖的,它除了满足视觉审美外,同时还具有人文、科技等城市文化的内涵,它以其民族审美意识与时代文化精神相融合,艺术功能与科学功能相融合的特性,在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壁画艺术精髓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 向多元性和多样性发展。 例如,现代壁画形态融入了高科技的成分。 如, 科技馆壁画,结合环境的使用功能,壁画可以采用一些高科技的艺术形式,既反映了环境的特性,又符合了这个环境中人求新、求异、求知的需要。譬如,利用霓虹灯管制造五颜六色的光彩;利用激光把图形投射在墙壁上,产生随时变化的动态图形,富有戏剧性和现代感;用灯具排列组合的灯光壁画,可以控制开关改变色彩及构图;利用数字技术,诸如大屏幕投影机等,使观众形成独特的视觉感受。

(四) 壁画 与特定环境中观众的心理感受相和谐,做到繁简得当。人心理的本质是追求变化的,单调无变化的视觉环境会造成心理压力,但是周围环境的变化过于杂乱,也会破坏人的生理、心理节奏。所以壁画的形态设计要注重与环境及环境使用者建立起秩序关系,使形态变化有序,繁简得当,有协调感和统一感。例如,在教育、宣传、纪念的场所,如博物馆、烈士林园等环境,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该场所壁画的功能有别于一般环境装饰壁画的功能,观众要求有目的地从该壁画中学习、体会、认识到一定的知识、信息,壁画不可简单、无内涵。而 在某些环境中,壁画简约、概括、大写意的手法,更加符合观众使用者的心理要求。如地铁壁画。 现代生活 节奏对壁画要求更需简洁,它实质是符合视觉的秩序化规律,尤其是现代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视觉污染, 在此情况下,壁画如果仍繁缛复杂,势必引起公众心理的抵触(除纪念性壁画等)。壁画设计的内容不可复杂,最好只使用一个简单的主题(或无主题,纯装饰),籍以简洁之形式,把其内容传达给观众,甚至不放置壁画。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被组织的最简洁、最规则、最协调的形态,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最好、最为愉悦的。 例如,在城市中的繁华街区,人声鼎沸,再加之琳琅满目的商品、光怪陆离的广告,这一切构成了它特有的环境状况。这时,艺术品的设置决不是越多越好,适度地把握艺术作品运用的尺度是十分必要的,壁画适合于轻松、趣味性、装饰性的内容,表现的形式也相应于艺术性的夸张塑造,主题简单明了,这样才能协调于环境和环境中人的心理。

(五) 壁画与特定环境中观众的观赏条件相协调。
1 、 动态观赏,即人们在室内外流动的幅度较大,观赏时间相对较短促(特别是在车行过程中) , 如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壁画。人们在行进中观赏壁画,大都来去匆匆,因此,对这类壁画的要求是必须“耐看”,即从任何角度看都能给人与美的享受,就是要有动态视觉效果,壁画设计从动态视觉效果上去把握。而且壁画要求在瞬间给人以清晰的印象,采取简单、明确、有力、整体感强、大效果好的构图方式,比如运用强烈对比、大块的色彩、简洁的线条等刺激视觉的表现手法,使人在一瞥之下就能一目了然,获得完满的感受。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瞬间看东西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对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是视觉流程。视觉流程对动态观赏的壁画设计而言,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壁画所处的空间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地铁站,人们到此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地到达想要去的地方,(这一点同时决定了壁画观众的心理状态和群体特征),人们在以极快的频率聚散更迭,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观赏艺术,但是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画面,这时壁面对于乘客来讲是具有强制性的。忙于奔波的人需要的是安静、亮洁与舒适。因此,行进中观赏的壁画的形态应该是简洁流畅、结构紧凑而不是宏大叙事,在色彩上则是明快而不过于艳丽。使疲惫的人眼前一亮,感到轻松。
2 、 相对静态观赏,是指观众在游览中驻足流连,呈相对静止状态观赏景物。由于观众观赏壁画时间较为长久,少有干扰易于观赏,这种壁画类型多出现于 宾馆大厅、展览场所、学校等场所,多为静态空间构图,观众犹如看一幅风景画,印象深刻。这类壁画的设计应注意壁画的大小、比例、结构,这些要素要符合观众的观赏尺度。把握好壁画设计构图是十分重要的,壁画的这种构图多体现在如何表现空间的序列性上。要求壁画设计者在创作的时候考虑变静止的思维为流动的思维,变焦点的透视为焦点与散点相结合的透视,以此来适应人的这种规律,防止视觉上的紧张感和矛盾感;再次,各种设计要素应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