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105|回复: 1

什刹海,我心中的涟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7-2004 17:45:3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 height=30>什刹海,我心中的涟漪</TD></TR>
<TR>
<TD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TD></TR>
<TR>
<TD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TD></TR>
<TR>
<TD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TD></TR>
<TR>
<TD bgColor=#ffffff>
<P>  公元2003年,什刹海老北京的风情仿佛一夜之间让位给巴黎左岸,褐色的咖啡和冒着泡沫的啤酒,不由分说地代替了青花盖碗的茶汤;往日市井悠长的吆喝,也淹没在了悠扬的轻音乐中。习惯了荷花市场叫法的北京人,大约不会想到,就在2003年的一个瞬间,这里已改叫天荷坊。

  2003年的什刹海,真是值得我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细细体味。

  刚工作的时候,单位在地安门大街东侧,离什刹海不远。有时中午无事,会沿湖边溜达一圈。晚上住在单位宿舍,也常常到湖边散散步。穿过地安门商场南侧的义留胡同,就到了前海边。义留胡同,是一溜儿胡同的谐音,大约二三十米长,一米余宽,一溜儿小跑就过去了,所以得名,很是贴切而形象。从地安门商场北侧烟袋斜街过去,也可以到湖边,但没有穿过一溜儿胡同后,什刹海刹那间在眼帘呈现的那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有水的地方就是不一样。用不着隔断红尘三十里,隔着一个小小的胡同,就是杨柳细浪两悠悠的景象。很多人都觉得什刹海依稀江南,不少向往杭州西湖的人,也确实就是把什刹海与西湖同看的。

  如今,差不多是北京最小的义留胡同已经没有了,胡同连同它边上的百年地安门老邮局,都在这两年被拆除。胡同闪了出来,变成了一个豁口。

  一直以为,在北京的中心,保留了什刹海这么大的一块水面,成为建都850周年的历史见证,真是这个城市的奇迹之一。它吸纳了850年里城池的喧嚣,沉浸了无数历史的烟尘,模糊了元明清三个王朝的倒影。

  想当年,北京这座伟大的都城正是在这一片水域发祥。水气氤氲里,变幻了850年来的景象。850年里,发生了多少事情?

  元朝初年,这片水域叫积水潭,它是大都漕运的终点,无数南来的船队都在此靠岸。在明代,因湖边有座什刹寺,这片水域随之被称作什刹海了。元代的漕河逐渐废弃,积水潭日益内缩,慢慢形成彼此相连的三个小湖,往日船货云集的水陆码头,一变而成波光潋滟的宁静水乡。当时的诗人李东阳在湖边流连,兴之所至,赞它为“城中第一佳水”。公安三袁也联袂而来,在湖畔结社,饮酒,赏月,吟诗,留下一段佳话。

  在清代,三个小湖分别被通俗地叫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三海相连,南接北海、中海和南海,而中海和南海的东侧,是紫禁城。不知是骄傲还是悲哀,紫禁城里最后两任皇帝,都出自后海东岸的醇亲王府,大清帝国最后几出惨烈的大戏,其实早在什刹海畔就拉开了序幕。

  要顺便一提的是,到了清末,前海西岸的荷花市场已具雏形,因为近水,所以很快成为北京消暑的胜地之一。在巍峨的皇城边,它以浓郁的市井意味吸引了北京城里的三教九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老舍、梁实秋等人都相继在湖畔徜徉,什刹海一时称得上风云际会。很多年后,老舍在《想北平》中还念念不忘地说:“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在老舍的眼里,什刹海简直是一个寄托灵魂的地方。

  在湖边陆续走过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溥心畬、梅兰芳……

  而今,那些在什刹海边住过的风流人物的门楣上,大都挂上了故居的牌匾。

  一湖水,就这样贯穿了数个朝代,连接了历史和现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而那些年,我坐在湖边,除了感叹历史的流逝,却也感慨时光荏苒里,什刹海这一爿水似乎凝固在这个城市的心中——一开始,它就是这座都市的心脏。而后,它一直试图让这个城市保留一颗安静的心。

  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什刹海还飘荡着村野之气,安逸中暗藏一丝落寞。湖边大都是陈旧的四合院,银锭桥残破不堪地卧在前海后海之间。盛夏前海一湖的荷花,放肆地开放。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什刹海才又热闹起来。先是恢复了荷花市场。在老北京的回忆里,荷花市场真是亲切不过的去处。夏日晚间,“长夏夕阳,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前”,惬意宜人。市场上不仅有各式小吃,还有说书的,唱戏的,耍把式的。有一首俗曲曾生动地唱出当年老北京逛荷花市场的感受:“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正好赏莲。男男女女人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十不闲’。逛河沿儿,果子摊儿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儿镇的酸梅汤——打冰盏儿。买了把子莲蓬,转回家园……”

  后来,宗璞先生《南渡记》和林语堂《京华烟云》,也都描写过七八十年前荷花市场的情形。虽是小说,可作史看。作为记忆里一道抹不去的风景,恢复荷花市场,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抹平这个城市曾经有过的创伤。 

  可惜的是,1990年荷花市场复建后,已经无复当年的盛景。虽也是楼阁飞檐,但气韵不再生动。市场里多的是卖古玩和假古董,也卖些北京小吃。因和市井百姓愈来愈隔膜,慢慢就不景气,渐渐就没了生气。

  不过,什刹海一湖的水,从此无法平静。表面上,晨钟暮鼓里,那些闲散的老人,依旧安详地在湖边的小树林里打麻将、推牌九、敲三先,但已经有很多精明的商人把眼光瞄准这里。阳光下的什刹海波光粼粼,在他们看来,有如一湖的散金碎银。

  于是,两岸四合院的翻修、曲榭回廊的修建,势头不可阻挡。为方便游船,湖面也疏浚整治过。疏浚本是快事,但从此前海的荷花却日见其少。本来叫荷花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先有荷花,而后才有荷花市场。夏季里前海被荷花覆盖的盛大场面,相信老北京人一定都难以忘怀。在酷热的骄阳下,这个庄严的城市,因为这一片荷花的盛开,而平添了几分妩媚。现如今,荷花锐减,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因为气势不够,看过去倒显得做作了。
难道我们不能容忍一湖的荷<FONT color=#000000>。</FONT></P></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4 17:57:52编辑过]
发表于 6-7-2004 16:01:1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I, I, I, I come from Beijing. Shi Sha Hai is my Big guard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