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361|回复: 11

[狮城水库] 遥望故乡六十六载——湘女十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1-2005 11:4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height=484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2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P >
<P align=center><STRONG>遥望故乡66年</STRONG></P>
<P align=center>英勇抗日,18岁湖南女兵徐州牺牲 家书损坏,无名英雄遗愿成遗恨</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sonline.com.cn/news/hunan/W020040604584343127496.jpg" border=0></P>
<P align=center>女兵坟前的树已经长大</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sonline.com.cn/news/hunan/W020040604584343286828.jpg" border=0></P>
<P align=center>女兵生前留下的惟一的照片</P>
<P align=justify>   1938年,一位18岁的湖南女兵在抗日战斗中,为抢救战友,在江苏省徐州市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临终前,女英雄托当地一位老奶奶捎一封信回故乡。66年后的今天,为完成英雄的遗愿——找到这位无名女兵的家人,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口上中学50多岁的陈开灵老师向媒体求助,寻找英雄故乡的亲人。 <BR><BR>  <STRONG>英勇女兵临终托家书</STRONG> <BR><BR>  陈开灵老师说,1967年4月,他刚14岁。一天,红卫兵将陈塘村东的乱坟岗都给填平了。那天中午散工后,奶奶见人们都走光了,偷偷地在平过坟的地方又筑起一座小坟,并悄悄向他叙述了一件往事。 <BR><BR>  奶奶说,1938年,徐州沦陷前不久,保长突然通知她家,把东屋收拾出来接伤兵。第二天中午她家就住进了五六名伤兵,其中有一名模样清秀的年轻女兵。 <BR><BR>  抬担架的民夫告诉奶奶,头天晚上,日本鬼子和中国军队在台东18里路的地方遭遇,这名女兵是战地救护员,她见连长倒在血泊中,便前去抢救。这时,突然冲上来一个日本军官,挥舞军刀将连长砍死了。女兵愤怒地举起一块石头把鬼子军官当场砸倒,最后连砸数下,把鬼子的脑浆都砸了出来,不料她刚站起来,一颗子弹就击中了她。 <BR><BR>  民工走后,这名女兵微微睁开眼睛,她攒了好一会儿劲,才吃力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封信、两块大洋和一张她在学校时的照片,示意奶奶帮她寄回家。奶奶接过东西后不禁号啕大哭。 <BR><BR>  当晚,这名女兵就牺牲了,两个民夫用担架将她送到村东的乱葬岗,奶奶也跟着担架来到墓地,亲眼看着将女兵下葬。 <BR><BR>  <STRONG>家书损坏女兵遗愿成遗恨 <BR></STRONG><BR>  后来,奶奶通过打听,知道这个女兵只有18岁,是当时的湖南长沙女中一名中学生,为抗日救亡,她千里迢迢来到徐州战场。 <BR><BR>  奶奶说,信还没来得及寄,她逃难去了,把信藏在箱子底下,等逃难回来时发现信皮、信纸因受潮全沤烂了,字迹已无法看清,只有那张照片和两块大洋还在。因为曾经看过信,奶奶记得信的大致意思:“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在有可能身死他乡,望父母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由于想不起详细地址,奶奶一直未能完成女兵的遗愿。 <BR><BR>  听了奶奶的叙述后,当天下午陈开灵偷偷跑到奶奶筑好的小坟前,插了一根柳条,然后又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BR><BR>  陈开灵老师说,从1967年到1983年,在这16年的岁月里,他和奶奶每年都要偷偷到女兵的坟上烧把纸。后来,他插的柳条已长成参天大树,奶奶也走不动了,她便叮嘱孙子去上坟。1995年,85岁的奶奶去世,她去世前还反复嘱咐孙子,千万不要忘了去上坟。 <BR><BR>  <STRONG>报道震撼读者心灵</STRONG> <BR><BR>  今年5月初,为完成奶奶的遗愿,陈开灵老师来到徐州的都市晨报社,要求报社帮忙寻找无名女兵的家人。5月24日,《都市晨报》报道了这一感人故事,部分网站转载了这一报道。 <BR><BR>  看完这一报道,许多人的心灵感受到了一种震撼,有的读者哽咽不能语,有的读者在网上留言,称“看了这个故事,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我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眼泪刷刷地不断涌了出来……”更多的网友则希望有热心人能伸出援手,帮这位无名抗日巾帼的英魂早归故里。</P></TD></TR>
<TR>
<TD width=449 height=19> </TD></TR></TABLE>
发表于 26-11-2005 12:3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无名女兵报道见报后,长沙稻田中学的谭映天老师找到本报称,根据女兵临终前留给徐州老乡的话,她曾是长沙女中的一名学生,而稻田中学最早的名字就叫长沙中学。<!--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END--><!--NEWSZW_HZH_END--></P>
<P>正在清理头绪时,谭映天收到了一封名为王杏华的老校友的来信。信中说,从报纸上看见女兵故事和女兵照片,使得老人想起了当时同班的一名叫刘守玟的同学。“我们普12班是1935年春招生进去的,同学的名字基本还记得,音容笑貌不模糊,女兵生前的照片从眼部至头顶极像刘守玟……”</P>
<P>  同时,王杏华还称,她们进入高中第一学期就有“护士训练课”,毕业那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班上有一些同学拿着家里的伙食费,在学校报到后,就远赴前线了。难道女兵就是刘守玟?谭映天立即找来1935年至1937年关于学生情况登记册。她惊喜地发现,在1935年、1936年的日志里,普12班确实有一个名叫刘守玟的学生!但奇怪的是,到了1937年,花名册里刘守玟的名字不见了。</P>
<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找到谜底,谭映天来到湖南省档案馆查询刘守玟的情况。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成绩册里找到了“刘守玟”。“在1937年上学期的成绩册上,刘守玟的名字下方盖着一个印,写着‘退学’二字。”谭映天说。</P>
<P>  刘守玟为什么要在卢沟桥事变后退学?而且显示并没其他原因。这样推断,刘守玟很有可能上了前线。同时,一位名叫黄莼的老校友的子女也找到谭映天,称自己母亲看了报纸后,也认出她即为同学刘守玟。当天,谭映天找到了黄莼,病榻上的黄莼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她看着女兵照片,在纸上准确写出了“刘守玟”三个字。“我问她,刘守玟是哪里人,她写了‘桃源县’。而王杏华说刘守玟是汉寿口音,两地方挨得很近,应该就是那块地方了。”谭映天说。</P>
<P>  谭映天当即决定到汉寿去寻找女兵家人。10月20日左右,谭映天与中央电视台记者一起专程赶到汉寿县。由于不能确定女兵家的具体位置,他们像大海捞针一般,在汉寿县的各个村镇里来来回回,到处打听女兵的身世和家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汉寿县新兴乡一个村子里的农民告诉她:“这里,曾有一个姓刘的大户人家,其女儿?935年前往长沙女中读书……”就这样,谭映天在这里找到了女兵的家。</P><!--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END--><!--NEWSZW_HZH_E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12:45:3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4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长沙发现“女兵”同学<br><br></STRONG>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社会专题部《半边天》栏目组是27日下午从湖南赶到徐州的。他们在湖南寻找到“女兵”家乡并参加了迎灵仪式后,为寻访“女兵”当年战斗的足迹,专程来徐采访“女兵”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牺牲地。《半边天》栏目组编导侯雅俊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为确定“女兵”身份,已从中央电视台出来20多天了。“女兵”的最后确认通过了很多环节。家住长沙市区、现年87岁的<B>王杏华</B>老人,首先确认“女兵”是她的同学<B>刘守玟</B>。她说她和<B>刘守玟</B>是同班同学,比刘守玟大两岁。她印象中,刘守玟是常德地区汉寿县人,来自一个大户人家。王杏华老人还说,今年已90岁的<B>黄莼</B>老人也是她们一个班的,目前就住在长沙市区。侯编导说,根据王杏华提供的信息,最后他们从长沙女子中学(现在的稻田中学)的档案上发现了刘守玟的名字,上面明确注明籍贯为“湖南汉寿”。<br><br>  《半边天》栏目组随后分别找到王杏华和黄莼两位老人。王杏华老人尽管已经87岁,但身体健康,记忆力非常好。她说刘守玟和刘守玫姐妹俩当时都是长沙女子中学的学生,妹妹刘守玫比她们低两届。王杏华说,当时她们还没高中毕业,由于抗日烽火突起,学校组织她们上了将近两个月的战地救护课,准备迎接抗战。1938年初,谢冰莹在长沙组织了许多学生开赴抗日前线,刘守玟就是其中之一。她记忆中,刘守玟不大爱讲话,是大家闺秀,成绩中等偏上。90岁的黄莼老人虽然不能说话,但头脑清晰,可以用笔和纸与人交流。她指着档案上“刘守玟”三个字,写到是她“同学”。然后又指着“女兵”照片,写到“她是刘守玟”。黄莼的子女告诉记者,去年7月湖南电视台报道“女兵”回家的消息时,老人就从照片上认出了刘守玟,她当时激动地直掉泪,用笔告诉家人,“女兵”是她的同学。家人当时担心老人激动容易出危险,所以没与电视台联系。<br><br><B>  ■公安协助查找“女兵”</B>
<P>侯编导说,他们确定“女兵”就是刘守玟并得知她来自汉寿县之后,立即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最后终于查清刘守玟的故乡所在地———常德地区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该村现有刘氏族人800余口,目前与刘守玟同辈的族人已全部作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守玟有一个哥哥,叫刘守珏,后来去了台湾,现已去世,没有留下后人。她妹妹刘守玫,文革期间有人在长沙见过,后来下落不明。现在军刘村年龄最长者79岁,他们虽然已记不清刘守玟的面貌,但是却知道刘家有一个女孩子当年出去抗日没有回来。他们还说,刘家当时是这一带很有钱财的大地主,要不然也不会把两个女儿都送到长沙去读书。<br><br><B>  ■刘氏族人隆重迎灵</B></P>
<P>在军刘村刘氏族人的强烈要求下,<B>湖南长沙革命烈士陵园</B>终于同意将“女兵”遗骸移交故里<FONT color=#0000ff>(网络上有争论,有许多人认为不应该把她安葬在长沙的革命烈士陵园,应该安葬南京紫金山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下,梅花盛开的地方,遗体覆盖属于她的国旗)</FONT>。10月25日上午10时,刘氏家族在军刘村举行隆重的迎灵仪式,几乎所有族人都来到现场。唢呐奏响,鞭炮齐鸣,香烛点燃,焚烧纸钱,少先队员举手敬礼,全体族人磕头跪拜,迎接抗日英雄的遗骸和遗像回到老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13:03: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1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555555>女英雄可能出自周南中学 <BR><BR>  没有女英雄的名字,没有女英雄生前就读学校的确切名称,仅凭 <BR>几条简单的线索,记者昨日几经寻访后得知:1938年牺牲在徐州 <BR>的湖南无名女英雄(见本报昨日头版报道),很可能出自当时的湖南 <BR>私立周南女子中学,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周南中学。 <BR><BR>  可能出自周南中学 <BR><BR>  周南中学位于长沙市通泰街附近,校门口旁边是一栋建于上世纪 <BR>三十年代初的青砖老楼。据了解,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创 <BR>办了这所学校,当时命名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这也是湖南 <BR>省最早的一所女子中学,向警予、杨开慧、蔡畅、丁玲等著名革命志 <BR>士都曾在这里求过学。 <BR><BR>  负责校友会工作的周南中学退休教师韩文斌和周南中学校庆办公 <BR>室符笑汀老师看过本报报道后表示,这位无名女英雄很可能就出自周 <BR>南中学。据两位老师介绍,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共产党的地下 <BR>工作者在这里开展工作,当时学生从事革命活动也是最活跃的。上世 <BR>纪三十年代,很多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悄悄离开学校,奔赴陕北革 <BR>命根据地,投身革命事业。这位无名英雄可能正是这批学生中间的一 <BR>位,从陕北到徐州战场参加救护工作。但由于被日军轰炸,学校在1 <BR>938年搬迁到湘潭,很多当时的记录遗失了,学校难以查找到当年 <BR>学生的去向。 <BR><BR>  查找工作陷入困境 <BR><BR>  “你找一下李士璜女士吧,她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到1944都 <BR>在这个学校。”符笑汀老师说。随后,记者找到了家住省妇幼保健院 <BR>宿舍的李女士。 <BR><BR>  李女士回忆说,1937年抗战开始不久,学校就派出4名女学 <BR>生参加战地救护团。“当时我还在念初一,那4名女生都是初三的! <BR>这4名女生先是去了上海,接着又奔赴徐州的战场。” <BR><BR>  这4名女生与无名女英雄的经历有很多吻合的地方,记者心中不 <BR>禁一喜。“我知道有一个女生叫肖喜英,不过已经过世了!”李女士 <BR>当即拨通1937年在该校念高中的王静宜女士的电话,但王女士对 <BR>其他三名女生没有印象。通过校友录,记者查到1937年确实有一 <BR>个“喜英”的初三女生,不过叫张喜英。 <BR><BR>  记者从周南中学退休教师蒋镜榕那里了解到,1937年她在周 <BR>南中学读初二,认识张喜英。但她认为无名英雄可能并不是张喜英的 <BR>同学,当时17岁的女学生应该已经上了高中。 <BR><BR>  李士璜说,在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校园里爱国热情高涨,很多 <BR>热血青年都是瞒着家里人奔赴战场。查找工作又一次陷入困境。 <BR><BR>  找出一批无名女英雄 <BR><BR>  记者将调查的范围扩大,请韩文斌老师调出1937年在校学生 <BR>的资料,一一翻查,试着找出目前健在学生的联系方式,并且把当年 <BR>的老照片也找了出来,摊在桌上,和无名英雄的照片对比。黑白照片 <BR>上,多数女生都留着与无名女英雄一样的发型,穿着一样的服装,脸 <BR>庞年轻而秀气。 <BR><BR>  虽然在这些有限的人物照片和校园风景照片里,记者没有发现无 <BR>名英雄的踪影,但在这些相似的身影中,记者却发现不少同样牺牲在 <BR>战场的烈士,让人不禁惊讶于那个时代女子的勇敢。 <BR><BR>  据了解,长沙有6所女子中学成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记者 <BR>将继续查找无名英雄的家人,帮英雄魂早归故里。 <BR><BR>记者 林 琼 实习生 黄 芳 </FONT><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1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555555>女英雄可能是她们中的一个 <BR><BR>连续两天,记者在湖南省图书馆以及湖南省档案馆查找1937年和 <BR>1938年的老资料,关于那个年代的有关资料堆积如山,但其中提 <BR>到女中学生到抗战前线参加救护工作的资料少之又少。记者根据一些 <BR>蛛丝马迹找到以下四个人的名字:肖(萧)喜英、杨亦男、傅淑云、 <BR>杜尚美,也许无名女英雄就是其中的一个,也许她们和无名女英雄有 <BR>联系。 <BR><BR>  报纸没有相关记载 <BR><BR>  1937年和1938年的湖南和长沙的地方报刊保存得不完整 <BR>,记者翻查了其中保存较好的《湖南国民日报》以及《长沙市民日报 <BR>》。1937年的这两种报纸,堆在一起将近一米高。 <BR><BR>  发黄的新闻纸,经历几十载的岁月变得非常脆,轻轻翻动都会掉 <BR>下许多纸屑。竖行繁体字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在这些报纸上还是 <BR>能感受到恍如隔世的紧张气氛:华北沦陷,太原失守,开封危在旦夕 <BR>,中国人遭到惨绝人寰的屠杀,大批难民逃往内地,孩子的哭泣和长 <BR>者的叹息被腥风血雨吞噬。 <BR><BR>  也许当时参战报国的人太多,也许当时军队的情况是机密,经过 <BR>一天的查找,记者没有找到关于女学生到前线参加救护工作的任何信 <BR>息。 <BR><BR>  发现4位女生因事休学 <BR><BR>  记者又来到湖南省档案馆,查找1937年和1938年的学校 <BR>记录。 <BR><BR>  记者借阅了周南女子中学、明宪女子中学、福湘女子中学、省立 <BR>长沙女子中学的1937年学校会议记录等资料。 <BR><BR>  通过查找周南女子中学1937年上期和1937年下期的学生 <BR>名册发现,1937年9月开始休学的学生名单里,“肖喜英”的名 <BR>字赫然入目。肖喜英,浏阳人,1937年9月因事休学。记者翻查 <BR>其他时期学生休学的原因不外乎因病、家庭变故、搬家这几种原因。 <BR>而与肖喜英一起休学的学生中,还有三个人也是因事休学,这三个人 <BR>分别是长沙人杨亦男,湘潭人傅淑云,溆浦人杜尚美。据了解,当时 <BR>的学校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学生随便休学,如果无故不上学,就会 <BR>被开除学籍。而她们四人因事休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肖喜英已被 <BR>证实去了战场,而李士璜女士也曾提到1937年和肖喜英一同走的 <BR>还有三个女生。 <BR><BR>  杨亦男、傅淑云、杜尚美是否到了前线?长沙其他5所女子中学 <BR>还有哪些学生到前线去了?女英雄是否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呢?记者 <BR>将继续追踪调查。请知情的读者拨打晨报热线0731-55711 <BR>88,让我们一起为女英雄找到家人。 </FONT><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2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555555>民族记忆不死 <BR><BR>  66年,请重看这张脸。 <BR><BR>  今天,距“七七”卢沟桥事变已67年了,距抗日战争胜利也已 <BR>59年,再看这张秀丽的脸,青春为青史落笔,热血为热爱流尽。 <BR><BR>  如果不引入八年离乱、河山血浸、疮痍遍被、薄海同仇的历史情 <BR>境,她就是沐浴在阳光下邻家少女一次郊游未醒的梦痕,或者,她就 <BR>是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怀旧情绪中卧草眠风的叫莫愁的女孩。这些温 <BR>情,是这个女兵想留给家人的吗?但她把自己交给了血泊。18岁, <BR>这张脸,浮出时代蒙尘的唯一记忆叫“民族危亡”,那个时代唯一的 <BR>选择是与敌人殊死搏斗而义无反顾。这张脸,这个人,在66年前走 <BR>上台儿庄的战场,目睹了一个鬼子军官杀害了自己的战友,她愤怒了 <BR>,举起一块石头将鬼子军官砸得脑浆迸裂,自己也倒在子弹之中。 <BR><BR>  这个女兵,无名。 <BR><BR>  年老的,热泪盈眶地想起“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出征送别;年青 <BR>的,热血沸腾地想着在同样一个时刻离去能否无怨无悔。我们唯一不 <BR>能的就是无动于衷,除非这个民族已经死寂到没有记忆。我们还记得 <BR>这些英雄吗?无名的,有名的;有丰碑的,只有矮矮的一座坟墓的。 <BR>我们的英雄死了吗?——在我们的记忆中死了吗?在我们的心灵中死 <BR>了吗?我们的记忆死了吗?我们的心灵死了吗? <BR><BR>  隔着66年的历史烟尘与政治风云,我们再看这张脸,是在审视 <BR>我们自己的记忆,审视这个民族的记忆。 <BR><BR>  这个民族有为袁崇焕将军守墓372年的记忆,一个家族,17 <BR>代。佘家的当代人佘幼芝在文物保护部门不让她再守墓时苦哭,哀求 <BR>,她别无所愿,只要执守祖宗对英雄最后的守护,她的哭感动了整个 <BR>中国——这个民族的记忆拒绝粗暴与浅薄的伤害,这个民族是有深厚 <BR>的记忆的。很荣幸的是,在抗日女兵魂归故里的事件中,我们重新发 <BR>现了这种记忆的痕迹。 <BR><BR>  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口上中学陈开灵老师,年已50多岁了,他 <BR>的奶奶,66年前,在女兵临终前接受了嘱托:帮女兵将信和照片寄 <BR>回家。这个普通的中国妇女,看着女兵下葬,在她生前年年要带儿孙 <BR>来祭奠。红卫兵将女兵的坟平了之后,她又偷偷地筑起小坟。那一封 <BR>因战乱而遗失的信,她还记着内容: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 <BR>在有可能身死他乡,望父母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校时 <BR>的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临终前,她反复叮嘱孙子,千万不要忘 <BR>了去给女兵上坟。这难道不是与佘家人记着英雄袁崇焕同出一脉吗? <BR><BR>  陈开灵老师记住了这个遗愿,他承续着一个民族的记忆。而参与 <BR>这场记忆的有本报的记者,有徐州都市晨报的记者,有读者黎银彪、 <BR>朱天芳,有为女兵撰写对联的何光岳先生,有湖南革命陵园的工作人 <BR>员——所有阅读过、关心过、回忆过,为了女兵的愿望守护、提供线 <BR>索与帮助的人们,正是你们共同完成了一次民族的记忆。 <BR><BR>  英雄不死是因为一个民族的记忆力,英雄不死,所以这个民族不 <BR>死。 <BR><BR>  我们的先人,奔赴战场之时就准备好了不再相见和被无名地遗忘 <BR>,而我们今天准备好了永不忘记和刻骨铭心。7月2日晚,日本首相 <BR>小泉在朝日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再次强调,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 <BR>,并称因为参拜就不能访问中国很可笑。“靖国神社”是日本右翼势 <BR>力打造的军国主义记忆,那么完成抗日女兵的遗愿与迎她的忠骸回归 <BR>故里,就是筑起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 <BR><BR>  由记忆直抵良知,证明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是健全的,这个民族 <BR>的肌体是鲜活的。今天,我们为女英雄洒泪;今天,我们为女英雄清 <BR>道;今天,我们让女英雄安息;今天,我们再看一眼这张清秀的脸; <BR>今天,有一段历史必定被重温;今天,筑起民族记忆不死,英雄不死 <BR>。 <BR><BR>  ——刚刚过去了昨天,全民族抗战距今整67年。 <BR><BR>  本报评论员 晓 宇 </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2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hljpark.com/non-cgi/lb5000/icon/jpg.gif" border=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href="http://www.hljpark.com/non-cgi/lb5000/usr/5/5_711_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hljpark.com/non-cgi/lb5000/usr/5/5_711_4.jpg" border=0></A><BR><BR><FONT color=#555555><FONT color=#555555>《潇湘晨报》报道:60年后泪飞如雨——父亲牺牲在抗日战场,儿子辗转查到英雄资料 <BR><BR><BR>  前不久,本报推出了抗日女英雄66年后终归故里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看完报道后,60多年来一直在打听父亲消息的潘福国老人十分激动,他的父亲比这位女兵稍晚2个月奔赴抗日前线,并在战争中阵亡。 <BR><BR>  按照本报记者寻找湖南女兵的线索,潘福国老人开始在湖南省档案馆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穿梭。 <BR><BR>  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 <BR><BR>  “感谢《潇湘晨报》,是你们让我有了勇气!”昨日上午,在长沙市左家塘省环保局宿舍里,刚见面,潘福国老人就这样对记者说。 <BR><BR>  67岁的潘福国说,小时候,他从别人的口中得知,父亲潘子仰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一名军官,1937年淞沪大战爆发,父亲参加了那场惨烈的战斗,牺牲在抗日战场。父亲牺牲那年,母亲萧惠邦(曾用名聂惠邦)年仅19岁。 <BR><BR>  父亲牺牲时,潘福国尚在母腹中,姐姐潘玲芝才1岁多。后因生活所迫,母亲改嫁,潘福国姐弟俩先由家住醴陵的外婆抚养,抗战胜利后进入长沙孤儿院,直到解放。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养和教育下,潘福国成为核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局的一名工程师,后提拔为处级干部,姐姐潘玲芝则成了湖南医科大学的一名教授。目前,两位老人均已退休。 <BR><BR>  潘福国老人说:“虽然与父亲素未谋面,但从懂事起,我就一直怀念着父亲。父亲奔赴抗日前线后,母亲怀着我,想方设法与父亲取得联系,但一直没有结果。母亲改嫁后,年幼的我经常向外婆吵着要见父亲,外婆总是摸着我的头说,父亲在前线打日本鬼子。60多年来,我从未放弃过寻找父亲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少有音讯。”6月初,潘福国老人看到了本报关于抗日女英雄66年后魂归故里的系列报道后,大受感动,本报提到的寻找抗战将士资料的线索,让潘福国鼓起勇气:一定要找到父亲的资料。 <BR><BR>  父亲的资料终于找到 <BR><BR>  老人称,父亲潘子仰是湘西永顺人,这是以前他掌握的唯一线索。据说,父亲在战场上被日本鬼子的子弹击中小腹,肠子都流出来了,他用手将肠子塞进去,继续战斗,杀死几名日本鬼子,最后牺牲在战场上。 <BR><BR>  今年6月中旬,潘福国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先来到湖南省档案馆。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父亲的相关资料:潘子仰,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学员,团副,隶属国民革命军15师89团。“七·七”事变爆发后,潘子仰奉命调往江苏,参加淞沪抗战,后因部队伤亡严重,被整编至90团。1937年11月1日,在江苏抗日时阵亡。 <BR><BR>  为了进一步确定父亲的身份,潘福国和女儿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取得联系,并寄去相关资料。很快,潘老收到了南京方面寄来的潘子仰阵亡后的抚恤证明材料。 <BR><BR>  多年的企盼总算如愿以偿,潘福国和女儿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这一天,老人盼了60多年啊! <BR><BR>  教育后人铭记历史 <BR><BR>  现在,潘福国老人心里觉得宽慰了,“我了却了一桩心愿,父亲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BR><BR>  潘老说,下一步他准备将父亲潘子仰的这些材料整理好,为父亲申请颁发烈士证书。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敬仰,对时代的一种纪念,“父亲只是千千万万为国捐躯同胞中的一员,我这么做只是想让后人不要忘了那段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我们的民族精神。”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带着儿孙们去祭拜父亲。 <BR><BR></FONT></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3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bbsimg.qianlong.com/upload/00/92/24/61/922461_1097865375609.jpg"></P>
<P>愿她安息</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3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IMG src="http://bbsimg.qianlong.com/upload/00/84/01/69/840169_1092101101015.jpg" border=0></BLOCK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12:1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555555>女英雄参加当时22军卫生队? <BR><BR>  本报讯  昨日,记者一面继续通过周南中学的老校友打听当年 <BR>参加抗战救护队的女学生的情况,一面从当时参战的湖南军队入手查 <BR>找随军卫生队的情况。据了解,当时湖南的女学生积极投身抗战,纷 <BR>纷报名参加随军卫生队。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的湖南部队是当时 <BR>国民党第22军军部以及22军50师,湖南部队参战的战场离女英 <BR>雄牺牲的地点徐州市铜山县非常近。 <BR><BR>  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1937年在周南中学读初三的刘湘 <BR>宜女士。67年前,她曾在长沙火车站欢送奔赴战场的校友。193 <BR>7年左右,丁玲带领一批女学生组成战地救护队,从长沙火车站出发 <BR>奔赴前线。“大约有二三十人,载歌载舞地登上了火车。”当时才1 <BR>5岁的刘湘宜,手里举着三角形的小旗子夹杂在送别的人群中,看着 <BR>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女孩子们,在热烈的气氛中离开长沙。刘湘宜没能 <BR>想起当时参加战地救护队的女学生的名字。 <BR><BR>  据史料记载,唯一参加徐州会战的湘军是当时的国民党第22军 <BR>军部和第22军50师,军长是谭道源,随军卫生队队员大部分由在 <BR>校女中学生组成。 <BR><BR>  据谭道源的孙子谭正介绍,1937年抗战开始以后,22军1 <BR>8师和46师率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由女学生组成的卫生队随 <BR>军到了上海。在淞沪战役中,18师和46师损失惨重,回到湖南后 <BR>,部分军人被整编到50师,部分卫生队员也转到了50师。193 <BR>8年5月,谭道源亲率22军军部和50师抵达鲁南前线,加入下邳 <BR>至台儿庄防线,其活动范围与徐州铜山县非常接近。在徐州沦陷前不 <BR>久,22军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突围。 <BR><BR>  “那次战斗打得非常惨烈!”谭正在回忆当时他XXXX的叙述时说 <BR>,整个22军军部六七十名高级军官以及卫生队队员,只有军长谭道 <BR>源和参谋长李家白幸存,其他人全部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BR><BR>  谭正描述的时间和经过与李士璜女士的记忆大致相同,无名女英 <BR>雄牺牲的时间和地点也与22军战斗的时间、地点大致相同。据谭正 <BR>叙述,22军军部卫生队队员在徐州会战中全部壮烈牺牲,无名女英 <BR>雄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位。 <BR><BR>  同时,谭正也提到了22军和周南中学的渊源。22军的前身是 <BR>国民党第二军,当时的第二军4师的军代表是肖劲光,肖劲光后来成 <BR>了22军46师的师长。周南女子中学创办人朱剑凡先生的女儿是肖 <BR>劲光的夫人,所以周南女中与22军的关系非常好。抗战开始后,周 <BR>南女中很可能派出了一些女学生随肖劲光的46师参加了淞沪战役, <BR>此后又随22军参加了徐州会战。 <BR><BR>  当时的22军军人或战死沙场,幸存者也早已分散各地,查找非 <BR>常困难。目前是否还保留有当时22军卫生队的花名册,这也是一个 <BR>未知数。本报连续报道女英雄的事迹后,接到许多热心市民提供的线 <BR>索,记者将继续为女英雄寻找故里。 </FONT><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