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202|回复: 5

[原创] Chinese Buddhism 佛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6-2007 16:1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教,科学与艺术是处于同一等级的,也就是说宗教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而科学也无法用宗教来研究。佛教,是中华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因为它是外来的,也直接导致了中华自身的道教的产生和发展。在思想意识主流的儒家里,佛教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 更准确的说,是佛学(佛教结合中国思想)。要研究新儒学,必先修佛学。 宇宙心 研究佛学,需要先明白几个大体的概念。业(Karma), 是指一切有情物(一切众生)的行为,语言,思想。以JACK看来,业就是有情物的存在(being). 有情物所看到的世界是其内心自造影像,而业也是心的作为。这个作为会产生一个后果 --不管这个后果是几秒钟后还是几万年后发生,报应。生命不因死亡而结束,死亡只是因果无限循环中的一点。我们的今生是前世的业的果,而今生的业报也将决定我们来生。如果说众生皆苦,那苦难的根源就在于无法认识到事物本性。世界是人内心自造的影像,亦即幻象,人因为无明(Avidya)而执著追求。这种贪欲和执迷不悟将人紧紧捆在生死轮回的巨轮上受尽折磨。唯一解脱的方法就是觉悟(bodhi)。觉悟后的人不再贪恋幻象,不再执迷不悟,便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就叫涅槃(Nivarna)。佛教的各类门派的主要任务就是助人解脱。 觉悟后的人的心与宇宙的心合一,人与宇宙成为一个整体。老子称“道”,玄之又玄,终究没有解释清楚。佛教的传入扩充了中国哲学,除了人心,又有了宇宙心。 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 在佛学里面,JACK最喜欢中道宗的二谛论。佛教的道理分为两层,一是供普通人的“俗谛”,而是更高境界的佛法“真谛”。而每谛中又可细分: 1. 凡人以万物为“有”是俗谛,以万物为“无”是真谛; 2. 以万物为“有”是错误的,同样以万物为“无”也不对。“无”只是把“有”去掉,既然万物本来就不曾有,那何来“无”呢?万物皆有和万物皆无是俗谛,万物非有非无是真谛; 3. 非有非无,这种看法表面上不失偏颇,但也意味着将“有”和“无”区别看来。但一切区别本身都是偏颇之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非有非无是俗谛,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才是真谛。 道家的庄子提“坐忘”,坐着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坐忘属于第二境界的真谛。但如果有记得坐忘这回事,也就是说忘的不彻底。到了第三境界,就连坐忘也忘记了,这时便无可言语了。这第三层的境界被禅宗称为第一义不可说。在这个意义上这两首诗就都显得佛性很弱了:“身如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达到第三境界的历代法师对发问的处理是答非所问,“为什么即心即佛?”,答曰“森林中有狮子”。 More: http://jack-li.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cat%3dPhilosophy%2b%25e5%2593%25b2%25e5%25ad%25a6.%25e6%2580%259d%25e6%2583%25b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8 16:19:29编辑过]
发表于 12-9-2007 17:0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p><p>&nbsp;如果我达到坐忘第三境界,是不是就已经是真谛了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07 17:0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种境界难呀. 不过我现在是第二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07 02:2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p><p>&nbsp;我还没达到呢..</p><p>&nbsp;达到了,我就成神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07 19:2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坐忘了厉害呀</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07 01:2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