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1079|回复: 78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2-2012 22:58: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土豆 于 28-2-2012 23:11 编辑


为大家一天贴一点。一片看一篇就好,互相学习


发表于 28-2-2012 23:08: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黄土豆 于 28-2-2012 23:11 编辑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 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 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 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 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 因是因缘,果是果报。

比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 若无因缘,决无结果也。

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 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例如古人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首一世为安息国太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 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未发一言,即拔刀杀之。 法师死后,灵魂仍至安息国投胎,又为太子。 迨年长,又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债未还,债主亦在洛阳。 于是重来,至前生杀彼身命者家中借宿。 饭罢,问主人曰:「汝认识我否?」答曰:「不识。」又告曰:「我即为汝于某月某日在某旷野中所杀之僧是也。」主人大惊,念此事无第三者能知,此僧必是鬼魂来索命,遂欲逃遁。 僧曰:「勿惧,我非鬼也。」即告以故,谓「我明日当被人打死,偿夙生命债,故特来相求,请汝​​明日为我作证,传我遗嘱,说是我应还他命债,请官不必治误杀者之罪。」说毕,各自安睡。

次日,同至街坊,僧前行,见僧之前,有一乡人挑柴,正行之间,前头之柴忽然堕地,后头之柴随亦堕下,扁担向后打来,适中僧之脑袋,立即毙命。 乡人被擒送官,讯后,拟定罪。 主人见此事与僧昨夜所说相符,遂将僧遗言向官陈述。 官闻言,相信因果不昧,遂赦乡人误杀之罪。 其僧灵魂复至安息国,第三世又投胎为太子,再出家修行,即世高法师也。 因此可知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注: 安世高大师翻译过的经典有,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百六十品经》、《九横经》、《七法经》、《五法经》、《义决律》、《思惟经》、《十二因缘经》、《难提伽罗越经》、《五十校计经》、《七处三观经》、《积骨经》、《八正道经》、《切流摄守因经》、《本相猗致经》、《是法非法经》、《人本欲生经》、《漏分布经》、《长阿含十报经》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2012 19:33: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visonke2 发表于 29-2-2012 00:26

阿弥陀佛

欢迎 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2012 19:34:3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12 00:25:1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闰三月十二日开示

古人为生死大事,寻师访友,不惮登山涉水,劳碌奔波。 吾人从无始来,被妄想遮盖,尘劳缚着,迷失本来面目。

比喻镜子,本来有光明,可以照天照地,但被尘垢污染埋没了,就不见原有光明。 今想恢复原有光明,只要用一番洗刷磨刮工夫,其本有光明,自会显露出来。


吾人心性亦复如是,上与诸佛无二无别,无欠无余,何以诸佛早已成佛,而你我现在还是生死苦海的凡夫呢?

只因我们这心性,被妄想烦恼种种习气毛病所埋没,这心性虽然与佛无异,也不得受用。 今你我既已出家,同为佛子,要想明心见性,返本还原的话,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


古人千辛万苦,参访善知识,即为要明己躬下事。 现在已是末法,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所以生死不了。 今既知自心与佛相同,就应该发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惭愧心,二六时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朝如斯,夕如斯,努力办道,不要错过时光。



闰三月十三日开示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一切世出世间,若凡若圣,本来是空,何生死之有呢? 故曰成道本来易。


此心虽然妙明,但被种种妄想所盖覆,光明无由显现,而欲除此妄想就不容易了。


妄想有二种:一者轻妄,二者粗妄;又有有漏妄想与无漏妄想之分。


有漏者,感人天苦乐果报;无漏者,可成佛作祖,了脱生死,超出三界。


粗妄想感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果,轻妄想就是营作种种善事,如念佛、参禅、诵经、持咒、礼拜、戒杀放生等等。


粗妄想与十恶业相应,意起贪嗔痴,口作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身行杀、盗、淫,这是身口意所造十恶业。


其中轻重程度,犹有分别,即上品十恶堕地狱,中品十恶堕恶鬼,下品十恶堕畜生。


总而言之,不论轻妄粗妄,皆是吾人现前一念,而十法界都是这一念造成的,所谓一切唯心造也。


若就本分来讲,吾人本地风光,原属一丝不挂,纤尘不染的。 粗妄固不必言,即或稍有轻妄,亦是生死命根未断,现在既说除妄想,就要借重一句话头或一声佛号,作为敲门瓦子,以轻妄制伏粗妄,以毒攻毒,先将粗妄降伏,仅余轻妄,亦能与道相应,久久磨练,功纯行极,最后轻妄亦不可得了。


我们个个人都知道妄想不好,要断妄想,但又明知故犯,仍然打妄想,跟习气流转,遇着逆境,还是打无明,甚至好吃懒做,求名贪利,思[关键词屏蔽]等等妄想都打起来了。 既明知妄想不好,却又放他不下,是什么理由呢? 因为无始劫来,习气薰染浓厚,遂成习惯,如狗子喜欢吃粪相似,你虽给它好饮食,它闻到粪味仍然要吃粪的,这是习惯成性也。


古来有一则公案,说明古人怎样直截断除妄想的。 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马祖,


问:「如何是佛?」

祖曰:「即心是佛。」


师大悟,遂往四明梅子真旧隐缚茅住静。


祖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 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

师曰:「作么生?」曰:「又道非心非佛。」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


其僧回举似马祖,祖曰:「梅子熟也!」


古来祖师做为,如何直截了当,无非都是教人断除妄想。 现在你我出家,行脚参学,都是因为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菩提即觉,觉即是道,道即妙心。 当知此心本来具足圆满,无稍欠缺,今须向自性中求,要自己肯发心。 如自己不发心,就是释迦如来再出世,恐怕也不奈你何。 在二六时中,莫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想不生,何患生死不了? 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朝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虽说修行一世,终是劳而无功,腊月三十日到来,临渴掘井,措手不及,悔之晚矣。 我说的虽是陈言,但望大家各自用心体会这陈言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12 20:23: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要生大惭愧心
bs.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12 23:18:2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闰三月十四日开示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


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眼见色,

耳闻声,

鼻嗅香,

舌尝味,

身觉触,

意知法,

六根对六尘。 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


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


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


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


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 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


「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 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


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我们现在也是整天忙个不休息,若能学黄打铁一样,在动用中努力,又何患生死之不了呢!


我以前在云南鸡足山,剃度具行出家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具行未出家时,吸烟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圣寺当小工。 后来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断除了,虽然不识一字,但很用功,《早晚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 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 在大众会下,别人欢喜他,他不理会;厌恶他,他也不理会。 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 后朝四大名山,阅八年,再回云南。 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情都肯于,什么苦都愿意吃,大众都欢喜他。 临命终时,将衣服什物变卖了,打斋供众,然后向大众告辞,一切料理好了。 在四月时收了油菜籽,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后园,自焚化去。


及被人发觉,他已往生去了。 其身上衣袍钩环,虽皆成灰,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见者都欢喜羡叹。 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 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12 19:27:4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12 21:21:2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闰三月二十一日开示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


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鬼神和人,各有各的法界,各有所尊,何以诸天鬼神会尊敬人法界呢?


本来灵明妙性,不分彼此,同归一体的,因为无明不觉,昧了真源,则有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

如果要从迷到悟,返本还原,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亦各不相同,人法界中,有觉有不觉,知见有邪有正,诸天鬼神皆然。

人法界在六凡中,超过其他五法界,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忘记修行;

四禅天单耽禅味,忘其明悟真心之路;四空天则落偏空,忘正知见。

修罗耽嗔,地狱、鬼、畜,苦不堪言,皆无正念,哪能修行。


人道苦乐不等,但比他界则易觉悟,能明心见性,超凡入圣。 诸天鬼神虽有神通,都尊重有道德的人,其神通福报大小不同,皆慕正道。


元珪禅师在中岳庞坞住茅庵,曾为岳神授戒,如《景德传灯录》所载。

一日有异人者,峨冠拎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 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


「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彼曰:「师宁识我那?」


师曰:「我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那?」


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及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


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也。」


师曰:「汝既乞戒,即得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


师即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


神曰:「谨受教。」


师曰:「汝能不淫乎?」曰:「亦娶也。」


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能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谓佛戒也。」


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物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昏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妄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汝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


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肃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

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

师曰:「汝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

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自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那?愿随意垂晦。」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透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声喧。 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


师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观此,岳神虽有神通,还不及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德重鬼神钦。

没有道德的人,要被鬼神管辖,受其祸害。 要有道德,就要明心见性,自然就会感动鬼神了。


古来禅师大德,惊天动地,白鹿衔花,青猿献果,天魔外道,诸仙鬼神,都来归依。


如真祖师归依观音,财神归依普贤,洞宾仙师归依黄龙,王灵官归依地藏,文昌归依释迦牟尼佛等等。


所以宋朝仁宗皇帝的《赞僧赋》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诵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存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偈曰: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这篇赞文,我们要拿它来比照一下,看那一点与我们相应,那一点我们还做不到。 如果每句话都与我相符,就能受鬼神尊重,假如「波涛浪起」,而不能「振锡杖以腾空」,无明一起,就闹到天翻地覆,那就惭愧极了。 「十大魔军」在般般不如意,种种不现成处能降伏他,则五岳鬼神,天龙八部,都尊敬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12 21:22:3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上面一篇禅师与岳帝这一段, 白话翻译的大意文字如下


说元珪安心地在崇山峻岭中修行。

有一天,有一位富贵子弟,身着宽袍大冠,带着大批侍从,前来拜谒大师。

    元珪见这位子弟面貌伟岸,精爽不伦,就对他说:“来得好!先生有什么要赐教吗?”

    “难道大师认得我吗?”来者惊奇地问。

    “我观佛与众生平等,对佛与众生我都是一视同仁的,岂能有所分别对待?”

     来者说:“我是嵩岳之神。我能决定人们的利害生死,大师怎么能对我和众生一视同仁呢?”

    “你能决定人的生死,而我本来就无所谓生,你怎么能让我死?”元珪侃侃辩道:“我看我的身体与空无一物相等,看我和你也都相等,你能毁坏空无一物,能毁坏你自己吗?假如能够毁坏空无一物与你自己,我就是不生不死的了。你连这也做不到,又怎么能决定我的生死呢?”

    岳神听了,大彻大悟,稽首再拜,道:“我虽然比其他的神灵聪明正直,可是又怎么能知道大师有如此广大的智慧和明辨呢?请您授我正戒,令我度世,来辅助我的威福。

    “尊神既然已经乞戒,那就是已经受戒了。”元珪微笑着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岂不知戒外无戒,又有什么戒呢?”

    “这个道理我也听不明白。”岳神仍然坚持道:“还求大师授我正戒,收我为及门弟子。”

    “那好吧。”元珪推辞不了,当即铺置座位,持炉焚香,端然而坐,说:“我付你五戒,你如果能奉持,就大声答‘能'。不能奉持,就答‘不能'。”

    岳神说:“洗耳倾听,虚心纳教。”

    元珪以浑厚的噪音问道:“你能不淫吗?”

    “可是我已经娶妻啊。”岳神不解地问道。

    “不是指娶妻,而是指纵欲无度和是指妻子以外的不正当行为。”

    “能。”岳神干脆地答道。

    “你能不盗吗?”

    “我并没有作么缺乏的,哪有盗取呢?”

    “不是指这个。指的是如果供奉你的话,恶人你也赐福于他,不供奉你的话,善人你也造祸于他。”

    “那么,能。”岳神不加思索地答道。

    “你能不杀吗?”

    “我掌管着福善祸淫的大权,怎么能不杀呢?”

    “不是指这个,而是指不会利用的职权而滥杀无辜。”

    岳神应声答道:“能。”

    “你能不妄吗?”

    “我本就正直,怎能有妄呢?”

    “不是指这个,指的是先后不合天心。”

    “能。”

    “你能不遭酒败吗?”

    “这是力所能及的。”

    “那好,”元珪说:“以这些就是佛戒了。”

    顿了一顿,元珪又说:“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能够体悟到这一点,则虽娶非妻,虽飨非取,虽柄非权,虽作非故,虽醉非昏。如果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杀无辜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昏荒颠倒不为醉,这就是所谓无心。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你也无我,无我无你,谁能戒呢?”

    “我明白了。这下我可以神通广大,与佛比肩了。”岳神忘乎所以,手舞足蹈。

    元珪正色道:“你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而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岳神闻言,惊惧避席,恭恭敬敬地跪求道:“大师可以启发愚蒙吗?”

    元珪说:“你能上见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吗 ?”

    “不能。”岳神坦率地说。

    “不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吗?”

    “不能。”

    “这就是所谓五不能。”元珪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这就是所谓三不能。定业也不牢久,无缘只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主持有法。有法无主,这就是无法。无法无主,这就是无心。按照我的理解,佛也没有什么神通广大之处,只是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而已,于是将地狱的景况显现于有情人面前。如果有心有作,他的显现必不能普遍周到。”

    岳神说:“我真的十分浅俗愚昧,从未听过如此深奥的道理。大师授我法戒,我当奉行不二,更有什么业因可拘于尘界呢?我愿效我所能,报答您的恩德。”

    “我观身为无物,观无常为法窟,块然独立,还有什么欲求呢?”元珪反问道。

    “大师一定要命令我做点世间的事,以便展现我的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亲眼看到我的神踪,知晓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的道理。”

    元珪笑着说:“何必这么做呢?何必这么做呢?”

    岳神坚持道:“佛也使神护法,大师难道想要与佛有所不符吗?还请大师随意垂教。”

    元珪不得已,只好说道:“嵩岳东山,是闲居寺时间屏障,却一棵树也没有。北山有树,却背着闲居寺,未成屏障。你能把北山的树移到东山来吗?”

    岳神神满口应承:“谨尊严命。”接着又陈说是:“我将在夜半三更,大兴风雷,惊摇动荡,请大师不必惊骇。”说完,郑重地作礼辞去。

    元珪目送岳神远去,但见仪杖逶迤,就像王者的队伍一样。又见碧霞红霞,紫岚皓气,间错四散,幢盖环珮,戈戟森森,凌空而去,渐渐消失。

    这天夜晚,果然暴风吼雷,奔云霆电,震撼殿宇,宿鸟惊狂,叫声宣天。

    元珪安慰众僧说:“别害怕,别害怕。岳神跟我有所约定呢!”

    第二天,晴空万里,只见北山的树木都移到了东山,整整齐齐,就像人们一棵一棵种植的一样。

    元珪特地嘱咐徒弟说:“我死了以后,这事千万别让外人知道。如果成为口实,人们将把我看成妖怪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