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小小一片云

[狮城水库] 也谈在国外如何同化他人(15楼加案例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9-2010 18:56:3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不可否认有些同胞言行文明程度真的很差,不只出国旅游的暴发户,部分出国谋生的暴穷户也一样,言论品行令同胞们蒙羞,不过如果因此而否认自己中国人身份也好像过了点,新加坡也有素质低下的公民,那如果跟这类人同场的话,又该说自己是哪国人了呢?总不能说自己是日本人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08:18: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回复 40# angel_luo
我从来不认为新加坡人学习华文是错的,也不认为自己就不应该学习英文。
而且也不认为在新加坡说不好英文需要自卑。
我已经强调了  学无止境
只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
当没有孩子,父母也还年轻不需要赡养的时候,那如果不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惰性。
当有了孩子,父母年纪大了,也没有多少能力的时候,如果还在不停地学习,而不去谋生赚钱,那是一种自私。
哪怕是富二代也不会一直在学校学习,而要在盛年的时候进入家族企业掌管,积累经验或自己再开创一番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08:51:5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跟老Uncle 谈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生存之道,赚钱之道。
在生活中怎样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12:08: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中国同胞在国外常犯的两个很恶的毛病。
一个是因为语言和某些条件的差异而产 ...
寂寞有害 发表于 20-9-2010 21:38

中国人在国外确实陋习不少,今年过年和老公去泰国玩,在一处自助餐馆里,一群国人一窝蜂的围在食物前面,像一圈秃鹫似的争抢着,嘴里还骂着三字经,声音整个餐厅都可以听到。当时真的很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16:43: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gel_luo 于 22-9-2010 16:45 编辑

我来讲两个比较和谐又搞笑的例子吧。

第一个: 我公司我的组共有23人,组成 人员有新加坡本地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美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马来人,和香港地区人,也有中国大陆人。在我进这个组的时候,我是唯一的中国大陆人,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用英文交流,只有华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才偶尔用华语,或者福建话,广东话。

后来我组又陆续来了3位大陆同胞,分别为山东人,南京人和浙江人。然后他们就很彪悍的开始普及我们组的国语了。以前墨守成规的我们说一些专业术语都是用英文的,比如说 test, parameter, 32bit, 64bit, reboot, burn disc, ISO image 等等。后来被我这三位好同事潜移默化了之后,现在我们组里面常常听到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香港地区人口中飞出“那个测试,参数,32位的,64位的,重启重启那机器,拷盘啊!镜像文件呢!”。。。

刚开始我还很不习惯,突然听到还愣一下,现在都很淡定了。
有一天居然听到坐我对面的新加坡小胖脱口而出一句很标准的普通话:“雪特!这傻B!”我倒了,南京大哥教他的。。。。。太华丽了。。。


第二个:上周四我妈突然上MSN跟我说,你堂姐现在在新加坡呢,跟团旅游,问我要你电话号码。这么突然,事先也没有跟我说,我就问了他们导游的本地手机号码打过去了。

导游王Xiaojie,新加坡本地人。她一接电话就Hello,那我就跟她说英文了,我说请叫我堂姐听一下电话。她说不方便,反而在电话里跟我聊了起来。她先问我一句:“Are you Chinese?” 我说是。不怎么她脑残怎的,开始跟我大肆抱怨,说中国团不好带啦,都很小气啦,不舍得花钱啦,噼哩啪啦噼里啪啦的,末了给我一句:“你不用来接他们出去玩啦,他们就是想花你的钱,他们酒店在geylang,你来不方便。不要管他们啦,they chinese no use one!”  我就汗了,干咳两下说:“不好意思,王Xiaojie,我也是中国人。”

她很不好意思地跟我道歉了,突然变得很礼貌的用华语说,等下叫我堂姐到了酒店打电话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20:34:3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些文化生活习惯,我向来很无所谓,相处久了都会互相感染的。
以一个南方人的角度看,和国内北方同胞的差距比跟本地朋友的更大,新加坡的华人多数来自中国南方。
由于工作环境都是跟本地同事,交的同胞朋友甚少,感觉圈子越来越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0 21:29:0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谦纭
这个感觉跟我完全一样,:handshake
我也是南方人,
感觉跟北方人的交往还没跟新加坡人来得顺,很多时候没感觉自己出国了。
现在基本和新加坡人打交道,然后还要教导他们这个该怎么办,那个该怎么做。
很久没跟同胞来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0 06:22:1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讲两个比较和谐又搞笑的例子吧。

第一个: 我公司我的组共有23人,组成 人员有新加坡本地人,马来西亚 ...
angel_luo 发表于 22-9-2010 16:43

熊猫MM的这个例子
比较符合“同化”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0 12:49:5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小飞猪
欢迎小飞猪版主,
提出一些精彩的案例
让我们这些晚辈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0 07:01: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飞猪
欢迎小飞猪版主,
提出一些精彩的案例
让我们这些晚辈学习学习!, ...
小小一片云 发表于 24-9-2010 12:49

我是举不出自己同化他人的所谓案例的,因为1,我从来不想,也不认为有必要去同化他人。2,我认为楼主的命题:一个个体去同化另外一个个体,是完全错误的。我倒是能举出很多我们被新加坡文化同化的例子:例如我也会在中元节烧纸和拜拜,例如女儿放学回来会说“妈妈我回来liao”。

同化(nationalization)一词由“nation”派生而来,政治上指一国国民的民族化完成的一种“国族化”状态。经济上指“国有化”义。它的另一个英文同义词为“assimilation”,义指语言或文化的同化或融合。这与法文的“naturalisation”(归化、语言融合)同义。(出自百度百科)

同化是文化的相互融合,群体的相互影响。从个体来说,是处于被同化的位置,而且这种同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不断强化他/她的文化环境。熊猫MM的例子,就符合这种意义:因为他们公司有几个中国人,经常在公司里说汉语,在公司里造成了一个汉语的环境,原先讲英文的同事受到影响也开始说汉语,这才叫做同化。你举的那些个例子,都是一次性的,偶然的,不符合同化的意义。

看到楼主特意在标题中注明,隆重推出你的新案例,我还挺好奇地特意进来看了。
你这个例子,只能看出UNCLE在中国的时候受到汉语的同化,说一口标准的汉语,你“同化”UNCLE什么了?实在看不出来。难道说是UNCLE听到你的观点“在中国教英文能发财?”楞住了,就是一种同化?即便是如此,你这个观点也是错的,因为你把一种或有的可能性绝对化了。第一,UNCLE能说英文,不一定能教英文。美国的文盲也能说流利的英文,但是能教英文吗?第二,即便UNCLE很有天才,英文听说读写样样精通,也不等于能教英文。我们学校刚刚开除了一个英文老师,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也有大学WP,英文应该没问题了吧,但是学生对他的考评不及格,所以下岗了。第三,即使UNCLE以上两个条件的都具备,精通英文,也懂得教学,单靠自己教,只能赚钱,却发不了财。要达到发财的程度,要开学校吧,而且要达到相当的规模,然而到了这个程度,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管理企业的能力,而不是教学能力了。你单凭UNCLE会说英文,就说他在中国教英文能发财,也太片面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